谷歌前總裁談華為威脅:「中美科技脫鉤」也擋不住中國崛起,不如正面展開競爭

(BBC中文網)

美國高科技巨頭谷歌前總裁、現任五角大廈國防創新委員會主任的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接受BBC廣播四台專題節目《新科技冷戰》訪問時指稱,華為從事了「令人無法接受的行為」,對西方國家構成「國家安全挑戰」。

不過,施密特在作出以上表述同時也明確指出,西方國家應該與中國在科技領域展開競爭,而不是簡單化地脫鉤或脫離關係。

英國當下正在重新審評是否應該繼續允許華為幫助修建5G移動通訊網路的事宜,而此時此刻,繼香港安全法等系列事件,英國政界要求與華為全面脫鉤的呼聲日盛。

US flag and Huawei logo
美國禁止向華為出售晶片,卻允許本國公司參與與華為一起制定5G標凖

華為「可與情報機構等同看待」

施密特告訴BBC說:「華為毫無疑問從事了一些在(西方)國家安全方面令人無法接受的行為。」

他認為可以把華為與英國的GCHQ和美國的NSA等「訊息情報部門」等同看待。

施密特還指稱:「毫無疑問流經華為路由器的數據最終被顯然是(中國)國家的部門所掌握。」

「不管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的,我們確認它發生了。」

華為公司方面長期以來一直堅決否認是中國國家體系的一部分,也堅決否認將用戶數據交給過中國政府部門。

華為英國主管——高級副總裁張國威(Victor Zhang)在接受BBC採訪時說:「這根本不是事實。」

張國威說:「華為是私營企業,百分之百由員工所有。華為獨立於任何政府,也包括中國政府。」

承認有中國偏見

施密特承認,華為如今是美國最高決策層面對的「一大難題」:因為這家業務遍布全球的中國公司生產了比所有競爭對手都好的產品。

施密特對BBC說:「我們現在需要選項,這一點極為重要。」

「我們對華為的回應……應該是通過擁有一個一樣好的產品、產品線來展開競爭。」

施密特這位曾擔任美國互聯網巨頭谷歌公司總裁超過15年的國際科技業知名人士坦承,至少他本人長期以來一直低估了中國公司創新的能力。

「我多年與中國公司打交道的時候一直對他們存在偏見」,他說。「他們很善於仿效別人的東西,他們很會團隊組織,他們很會搞人海戰術,但是他們搞不出什麼新東西。他們非常會剽竊我們的東西。現在是拋棄這些偏見的時候了。」

「在關鍵的研發創新方面,中國人可以和西方同樣優秀,甚至可能更優秀。」

「他們肯於花大錢。他們以與西方完全不同的方式,以國家主導的方式投資於創新。我們需要迎頭趕上。」

在承認中國創新能力的同時,施密特則否認中國舉國體制方式比西方自由體制更加優越。但他指出,西方必須知己知彼,充分利用自己的強項,方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百戰不殆。

他認為西方的一大優勢是自由民主的社會氛圍與生活環境更能吸引人才:「多數人才更願意在西方國家居住和工作,而不是在中國。」

Eric Schmidt at Google's Nasdaq debut
施密特2001年加盟谷歌,曾長期就任公司總裁一職

西方需要迎頭趕上

施密特認為,美國和矽谷的最大問題是長期忽視或無視政府可能在研發創新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其實,矽谷任何成功的創新項目從始至終都會友聯邦政府科技補助金的影子」,他說。 (相關報導: 中美大戰爽到三星?日經:台積電流失的華為訂單可望落袋,但川普恐讓南韓繳出「投名狀」 更多文章

施密特去年曾主持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一次研討會,專門聚焦人工智能領域。研討會結論認為,中國在這方面的進展迅速令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