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陳菊日前與蔡英文總統餐敘時,呼籲中央重視台灣「人口北移現象」,同時對台積電溫情喊話,「期待台積電給高雄一個機會」,然而,台積電高雄設廠,目前正面臨「高屏空汙總量管制計畫」的空污減量難題,據了解,由於環團堅持中油高雄煉油總廠關廠後,其空污排放量不得作為台積電空污排放的抵換來源,在石化、鋼鐵業不願配合遷出情況下,高雄市政府被迫得用50萬輛二行程機車汰換,換取台積電的移入。
台積電南科5000億元設廠的計畫,先前傳出前科技部長楊弘敦「說溜嘴」,惹得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不悅,就連楊在內閣改組中遭撤換,都跟台積電南科設廠消息走漏扯上關係;沒想到,台積電日前再度傳出,因為環評遲延與水電問題,可能取消在南科高雄園區設廠,消息一出不僅經濟部、科技部等部會出面澄清,就連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也在行政院記者會上表示,「沒有環評遲延的問題」,強調環保署目前正就高屏空污管制區內固定污染源進行總盤點,台積電投資高雄不會受到影響。
新廠空污額度須看四大業者 「誰會把額度給新進業者?」
儘管各部會都說沒問題,但「高屏空污總量管制計畫」,的確讓台積電取得空污排放許可量發生困難,業界表示,由於高屏地區空氣污染居全國之冠,環保署除了要求包括台電、中油、中鋼、台塑,在明年6月29日第一期程結束,必須減排5%,新增設的工廠的空污排放許可,必須從高屏地區既有廠商的空污減量抵換,業者形容,這項抵換制度,根本讓「舊的出不去,新的進不來」。
業界形容,歐美國家雖然有實施「空汙總量管制」計畫,但實施空污管制區域,面積都很大,台灣這麼小,北部的空污被風一吹,就跑到了南部,環保署卻選擇在高屏2縣市實施總量管制,管制成效本來就大有疑問。

更糟糕的是,高屏地區主要產業就是台電、中鋼、中油與台塑四大業者,第一期程的空污排放許可量,以過去7年的空污排放平均值做基準,環保署方面要求業者在明年減量5%,對四大業者來說雖然並不困難,但接下來進入第二期程後,環保署將依據第一期程的減量結果,決定第二期程的減量目標,「業者好不容易藉由污染防治設備投資,取得空污排放的減量額度,為了因應下階段的減量,誰會主動把空污減量額度,提供新進業者抵換?」
台積電要取得高屏空污排放抵換,已經困難重重,原本寄望透過取得高雄煉油總廠關廠的空污排放抵換權,卻因為環團的反對而破滅。

煉油廠空污額度備而不用 環團緊盯後續運用
根據中油年報,中油因為高雄煉油總廠關廠,在2015年空污排放量大減,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從2014年的3326.44公噸,一口氣減少到2642.68公噸,氮氧化物在2015年也減排1600公噸,但中油準備將高雄煉油總廠的空污減排,登錄到環保署空污排放管理平台,卻遭到高雄市政府駁回。
去年底南部環團針對大林蒲遷村舉行記者會,高雄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黃義英當場質疑,「現在高屏VOC(揮發性有機物)申報量才14496噸/年,而認可量卻是28970噸/年,差額是為石化專區作準備嗎?」,顯示環團方面對於中油未來如何使用空污抵換權,有很大的疑慮。

經濟部官員表示,高屏空污總量管制計畫的「空污排放抵換權交易」制度,有其先天的問題,因為既有廠商除非關廠遷出,否則不會想賣抵換權,由於目前高屏空污排放管理平台上,目前有中美和關廠的減量部分,但抵換權交易必須在雙方合意下進行,中美和雖然屬於中油體系,但中油未必叫得動。
高市府轉換跑道 擬加速二行程機車減量
據了解,由於台積電主要的空污排放,是揮發性有機物(VOC),高屏地區主要VOC的排放來源為汽機車等移動污染源,高雄市政府目前已經取得環保署承諾,未來3年將補助高雄地區民眾,汰換50萬輛二行程機車。 (相關報導: 「台積電是好投資」 詹長權:但政府無法解決高雄空污問題 | 更多文章 )

環保署官員表示,即使台積電無法從既有業者手上取得抵換權,高雄市政府仍可透過移動污染源與逸散源的減量,取得空污排放額度,目前高屏地區的二行程機車與柴油大貨車,需要汰換的數量很多,環保署針對二行程機車汰換,本來就有1500元補助,現在高雄市政府再加碼4000元,應該可以讓汰換速度加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