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超人」還是搞垮香港的萬惡資本家》李嘉誠為何成為中共口中的「曱甴王」?

李嘉誠通過其旗下香港長江實業集團的官方網站發表對中國官媒「撤資」批評的回應。(BBC中文網)

1993年1月,一位39歲的中共官員到香港訪問。滿懷雄心的他,期待從繁華香港找到肯在福州投資的企業家。隔年8月,果然有位商人走進官員位於福州市的大門,這位商人就是雄霸香港多年的首富李嘉誠,而擺出熱烈排場歡迎他的官員,是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

「曱甴王」李嘉誠

今年9月,香港反送中運動從暑假的和平抗爭愈演愈烈,李嘉誠呼籲示威者理性克制,也公開表示希望港府與背後的北京當局「以人道對待年輕人」。但中共回應十分激烈,中共政法委公開指責李嘉誠「縱容犯罪」、「看著香港墜下深淵」。親北京的香港建制派工聯會會長吳秋北也狠批李嘉誠是「曱甴王」(蟑螂王)。

香港發生反逃犯條例大示威期間,華人首富李嘉誠低調以「一個香港市民」名義,在全港各大報紙頭版發表「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全版廣告,一時間引發廣大注意(圖片來源:搜狐)
香港發生反逃犯條例大示威期間,華人首富李嘉誠低調以「一個香港市民」名義,在全港各大報紙頭版發表「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全版廣告,一時間引發廣大注意(圖片來源:搜狐)

香港近半年來的大規模示威,是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後中共政權面臨最嚴重的挑戰。北京當局渴望香港社會領導階層出面協助,91歲的李嘉誠非但沒有跟其他親中派一起嚴厲譴責示威者,反而透過廣告和公開影片表達對示威者的同情,顯然大大惹毛北京當局。

李嘉誠回覆路透社訪問時以書面聲明說:「在社交媒體上,有些人熱衷於散佈有毒的疑心和虛假消息來破壞信任,在這個時期,很難不被捲入爭議」。

但這起衝突也凸顯,中國不斷設法扼殺香港富豪的勢力。香港資深觀察人士林和立說,習近平「自認為是皇帝」,「香港的商人應該絕對忠於皇帝,忠於習近平」不過中國外交部不願回答問題,港澳辦也不願答覆路透社採訪。

大幅減少中港投資

被港人稱為「超人」的長江實業與長江和記集團主席李嘉誠,2018年5月正式交棒給其子李澤鉅接任主席。但早在示威開始之前,李嘉誠已經開始減少與中國的經濟紐帶。2000年代初期,他最大的企業和記黃埔 (Hutchison Whampoa)主要收入都來自香港與大陸,佔了稅前營業收入的56%,現在只有14%。2015年以來,李的公司在全球進行的收購案逾700億美元(約台幣2.1兆元),不到10億美元是針對中港企業收購,而且長江集團在這段時間內減少中港投資至少110億美元。

李嘉誠發言人說,和記黃埔在1990年代與2000年代初期於海外大幅展開併購案,資產配置多元化大大影響了全球地理佈局。「但我們在香港與中國的規模仍不斷成長。」該名發言人補充,長江集團是眾多香港公司中,大陸業務規模最大的一家。2015年公司改組後才讓中國地區的收益佔比下降。

路透也詢問至少六位與李嘉誠有私人關係或者長年替他工作的人。長江實業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馬世民(Simon Murray)認為,把事業重心遠離中國的舉動,可能激怒了一直渴望掌握香港的北京當局。馬世民認識李嘉誠數十年之久。

「任何在香港有頭有臉的人,都必須注意北京的意見,而且必須與他們建立關係,不然他們就會沒收(財富)。」

中國曾迫切渴望李嘉誠青睞

對李嘉誠而言,這樣的地位轉變可能很陌生。在鄧小平與江澤民時代的數十年間,他是顯赫的香港人代表之一,《香港基本法》起草時,李嘉誠也位列委員會之一。 (相關報導: 首富真跑了?全球投資2兆、中港竟只占1%,李嘉誠:「大家盡量罵,我早就習慣了!」 更多文章

白手起家的香港富豪李嘉誠(美聯社)
白手起家的香港富豪李嘉誠(美聯社)

1928年,李嘉誠出生於中國廣東省潮州,幼年時在日本侵華戰爭炮火下長大,12歲就和家人逃到英國殖民的香港,但日本人在1941年佔領香港,糧食短缺、疾病頻傳,李嘉誠的父親不久因肺結核病逝。為了扛起家計,初中年紀的李嘉誠從鐘錶匠學徒做起,一步步成為手錶行、五金行推銷員,每天工作16個小時,也逐漸展現商業天賦,20歲就晉升為總經理,從此立定志向成為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