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燦專訪》訪美層級儼然設下「鄭文燦門檻」 鄭文燦:美方把我當作未來重要政治人物

日前結束訪美行的桃園市長接受《新新聞》及《風傳媒》專訪,成為首位公開踏入白宮的民選地方首長,鄭文燦也不諱言,表示「這當然是突破。」(資料照,取自鄭文燦臉書)

桃園市長鄭文燦訪美層級大突破,成為台灣首位公開踏入白宮的民選地方首長,可見美方的禮遇及重視,此行亦成功奠定其國內政治地位,替「更上一層樓」鋪路。鄭接受《新新聞》及《風傳媒》專訪時也不諱言,台灣旅行法通過後,雖允許高層互訪,但總統、行政院長到美國華府一直都很困難,他作為直轄市長,「這當然是突破」,也許未來交流會更提升、更常態化,端視未來發展,須雙方塑造彼此互動。

鄭文燦更說,「這一步很不容易,能夠幫台灣加分,我的目的就達成了。」美方除了把他當作直轄市長外,亦把他當作「未來重要政治人物」看待,「這也是確實的」,欲了解他對於兩岸關係及台美關係的看法。

事實上,前高雄市長、現任總統府秘書長陳菊也曾在去年訪問華府,會前國務院官員,並獲邀至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演講。而鄭文燦此次則前進白宮西廂、艾森豪行政大樓(Eisenhower Executive Office Building),會晤美方官員。

台灣政治人物及政府官員公開走訪白宮旁的艾森豪行政大樓,可追溯至蔡英文總統在2015年競選期間,會前歐巴馬政府時代的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以前當時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的時任新北市長朱立倫。但鄭文燦不同之處,在於他為現任民選首長。

首位直轄市官員訪美 美方公開會面訊息

談及此行「突破」之處,鄭文燦表示,第一位是朱立倫,他以總統候選人身份訪美,但如以現職政府官員而言,「我是第一個直轄市以上的官員」。而另外一站是訪問美國國務院,會見亞太事務代理副助卿史墨客(Hanscom Smith)等人,討論台北及經貿交流,「他用的語言,是希望更全面、緊密且友善的台北商業及文化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我官員與美方人士交流,鮮少公開。但鄭文燦與史墨客會面後,AIT(美國在台協會)及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Bureau of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EPA)分別在臉書、推特發文,形同公開此新聞。

20190314-美國在台協會(AIT)在臉書公開亞太事務代理副助卿史墨客(Hanscom Smith)和桃園市長鄭文燦進行會談貼文。(取自美國在台協會 AIT臉書)
美國在台協會(AIT)在臉書公開亞太事務代理副助卿史墨客(Hanscom Smith)和桃園市長鄭文燦進行會談貼文。(取自美國在台協會 AIT臉書)

鄭文燦說,「白宮、國務院的行程(公開),這是對於台灣的支持,也代表台美互信增加,台美之間的距離是說短的。」

智庫演講、訪白宮 鄭文燦門檻應運而生

鄭文燦此行除了安排白宮、國務院、會見參眾議員等「政治味濃」的行程,亦訪問洛杉磯、華府、紐約,進行城市交流,也前往智庫演講、大學與學者交流、參加僑宴等。美國政界、學界、智庫、僑界行程「滿檔」,被形容替後續訪美的首長設下「鄭文燦門檻」。

談及行程準備,鄭文燦說,在城市交流部分,選擇機場、港口作為主題,否則「瞎子摸象」,不知道要看什麼。至於美國及立法部門,當然有準備「惡補」,有先向外交部、經濟部、國安會要資料,自己也準備中國研究材料,「我事前準備差不多了」,畢竟美國人講話直接、單刀直入、不拐彎抹角,無法事先排演。 (相關報導: 風評:茶壺政變─賴清德和蔡英文不肯面對的真相 更多文章

20190314-桃園市長鄭文燦接受接受《新新聞》及《風傳媒》專訪。(新新聞郭晉瑋攝)
桃園市長鄭文燦接受接受《新新聞》及《風傳媒》專訪,在訪美行後儼然設下「鄭文燦門檻」。(新新聞郭晉瑋攝)

至於行程安排,行政部門由AIT負責、我駐美代表著負責部分國會議員以及智庫,其他則由鄭文燦自己的人脈、管道串連,包括台商、學者,「訪問滿豐富的」,「其他人要安排這麼完整,其實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