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刻不容緩:別讓偽金融創新破壞金融市場秩序

想投資虛擬貨幣的人,都聽過 比特幣(Bitcoin), 不過許多人可能依然不太了解如何運作的,如何分辨是不是詐騙需一定的分析能力。(圖/freepik)

我們想讓你知道:瑞波幣近來遭美國SEC起訴,突顯許多虛擬貨幣假創新之名大肆炒作的現狀。作者認為,監理機構若不盡快、強力回應這些非法作為,只會讓市場秩序更加動盪。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在2020年底正式起訴瑞波幣(XRP:Ripple)母公司瑞波實驗室(Ripple Labs)的創辦人與執行長;2021年3月初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高級檢察員豪爾赫.特內羅(Jorge Tenreiro)進一步要求法官在法律訴訟中駁回有關瑞波實驗室的辯護理由,使瑞波幣被監管的可能性增加。到底瑞波幣在玩什麼把戲?特內羅要求法官駁回瑞波實驗室的辯護理由是什麼?瑞波幣為什麼是證券?為什麼對加密貨幣的金融監管刻不容緩呢?

圖片
(圖/曲建仲)

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2020年底正式控告瑞波幣(XRP:Ripple)母公司瑞波實驗室(Ripple Labs)的創辦人與執行長違反美國證券法,理由是瑞波幣應該視為證券,因此發行商不論是出售給一般投資人或是在二級市場交易,都必須遵守聯邦證券法規的要求進行註冊。

什麼是瑞波幣(XRP:Ripple)?

瑞波實驗室並不使用比特幣或乙太幣的存摺鏈(區塊鏈)與採礦運算,而是使用所謂「分散式帳本(Distributed ledger)」,大家以為這又是什麼金融創新,事實上只有他們認可的機構才能作為記帳節點,因此它的運作方式類似於我們常說的「私有鏈」或「假聯盟鏈」,就是找一群自己人來記帳,事實上這和使用一台伺服器中心化來記帳沒什麼差別,鬼扯什麼分散式帳本只是為了想用一些專有名詞唬外行人而已,現在看起來沒有唬過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因此被起訴,問題是,說不定這個可以唬過法官呢!畢竟法官一定也不懂這種「金融創新」,最後會如何判決還是未知數。

備註:想了解「私有鏈」或「假聯盟鏈」可以參考我之前發表的文章:區塊鏈的真相三:為什麼區塊鏈不等於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以信任?

瑞波實驗室的計畫是希望瑞波幣(XRP)成為所有交易的媒介,目前使用瑞波幣跨國匯款交易速度快,平均只需要3秒鐘,而且交易手續費幾乎是零,平均每筆交易手續費只要0.00001美元,許多人以為這是因為使用有什麼神奇的區塊鏈技術,實際上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以瑞波幣支付結算可以繞過目前所有的監理機制,不必複雜的人工核對程序,也沒有一堆中介平台,因此不但交易快速而且手續費低,事實上不用區塊鏈,而是架設一台普通的交易伺服器也能做到,只是世界各國金融主管機關同不同意的問題罷了!

我們以一個示意圖來說明他們在玩什麼把戲。 (相關報導: 比特幣泡沫一定會破滅嗎?有些東西看似騙局,或許只是我們對未來不夠理解 更多文章

大家可能對於上面的文字描述覺得很難理解,我來畫個示意圖說明OO幣的運作概念:在台灣的小王想要匯款新台幣30萬元給在美國的小美,因此可以向發行單位買入1萬枚OO幣,事實上他什麼也沒拿到,只是付了錢在手機應用程式(APP)顯示他有1萬枚OO幣而已(每一枚新台幣30元),接下來小王用手機應用程式(APP)匯款給在美國的小美,小美拿到OO幣就可以換回美金1萬元使用了!這個過程就像我們從台灣傳簡訊給美國的朋友一樣,理論上一瞬間就可以完成,因為交易記錄要同步到幾個分散式帳本,所以只要3秒鐘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