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李登輝紀實04》李登輝提名李元簇,國民黨內鬥已登場

李登輝(右)重用李元簇(左),可能有著抽掉部分「擁蔣」勢力的用意。(新新聞資料照)

李登輝前總統結束了他98年的風雲一生。

在《新新聞》於1987年創刊之時,李登輝仍是「坐三分之一板凳」的副總統,創刊33年的《新新聞》如實留下了李登輝掌權的完整過程,是李登輝時代的忠實記錄者。

我們特別挑出「李登輝時代」和「後李登輝時代」最關鍵的歷史場景,重新整理刊出。回顧這些文章如同漫遊時光隧道,當年歷史場景躍然重現,這些紀錄留下的細節和氛圍,更能讓我們感受歷史的波瀾壯闊。

請和《新新聞》一起回顧那段台灣風起雲湧的年代,以及這位引領風潮、改變台灣歷史的「民主先生」。

二月上旬,李登揮連續多日未曾至總統府上班,而在總統官邸「運籌帷幄」,他主持中常會時也顯得「老神在在」,據接近李登輝的人士表示:「李總統對副總統的提名有極強的意志力,一切都會安排得非常妥當。」

未洽眾議嚴重分歧

由於這次臨全會的召開,延續至今已近兩年的國民黨「解體」過程不但未曾結束,反而更趨擴大。國民黨這個「解體中的政黨」,它的前途已愈來愈讓人擔心起來。

然而,由二月十一日國民黨臨全會上的表現卻顯示出,李登輝具有「頑強的意志力」是實,但一切都「會安排得非常妥當」卻未必。由於副總統人選的未洽眾議,國民黨已陷入四十年來最嚴重的內部分歧,甚至權力鬥爭之中。在這個一切都有可能的時代,李登輝在「八次國大」正式投票時會不會成為「低票當選」的總統?他的競選夥伴李元簇會不會受到蔣緯國的挑戰而落選?這些都成了往後一個多月裡值得觀察的現象。

總之,由於這次臨全會的召開,延續至今已近兩年的國民黨「解體」過程不但未曾結束,反而更趨擴大。國民黨這個「解體中的政黨」,它的前途已愈來愈讓人擔心起來。據一位李登揮手下的人馬表示:「李總統對萬一低票當選已有心理準備,但仍會竭力疏導。」問題在於國民黨內部的分歧已在臨全會後更形加重,李登輝和他的人馬能否化解這場危機呢?

國民黨為了副總統人選而出現嚴酷的權力爭奪危機,真正應當負責的人乃是李登輝。他是總統兼國民黨的黨主席,有最多的政治籌碼可以運用,但他卻不在事先預為部署,而任由「副總統造勢攻防戰」毫無邊際的上演,到了最後,終於出現他也無能為力的失控場面。

有關國民黨這次副總統的「造勢攻防戰」,它的整個過程相當複雜且充滿詭譎,經過本刊記者的查訪與重組,整個故事的發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全部過程充滿詭譎

由於李煥的動作太過頻繁,據說李登輝已考慮不但副總統不會讓李煥做,甚至也要抽掉他的行政院長職務。

一、第一階段:自國民黨「十三大」之後,至去年十二月底。這個階段是蔣緯國想當副總統,但李登輝卻毫無意願;李登輝傾向於將副總統的職位交給李煥,抽空李煥的權力,而讓自己的中生代嫡系部隊接掌行政院。 (相關報導: 新新聞.李登輝紀實03》李登輝第一年的成績單 更多文章

二、第二階級:從去年十二月底至今年一月中的幾天之內,由於李登輝已幾乎表明拒絕將副總統交予蔣緯國的用意,「擁蔣派」全力反彈,而「李煥系」為了「權力的防衛」,也在旁策動造勢,使得「擁蔣運動」的聲勢空前壯大。據說,由於這樣的「逼宮」,李登輝遂開始考慮同時放棄蔣緯國與李煥,而改以李元簇為副總統人選。由於李煥的動作太過頻繁,據說李登輝已考慮不但副總統不會讓李煥做,甚至也要抽掉他的行政院長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