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爾德專欄:中國上下交相賊,編造出耀眼經濟藍圖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3月11日人大閉幕後記者會上說,原本還有五百多萬貧困人口,受疫情的衝擊可能會有一些人返貧。明顯和習近平不同調。(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最近一則有關中國的報導指出,在習近平高度集權統治下,養成中國官僚的強烈惰性、陽奉陰違,不想幹實事,只想取悅北京當局,以保護自己的仕途。

以習近平念茲在茲的政績「脫貧」為例,當習近平提出要在去年(2020年)讓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後,地方官僚就開始忙碌起來,但忙的是不是想方設法扶貧,而是密集開會、做大量文書工作。一名基層官員抱怨,23天參加了15次會議,讓他沒有時間做實際工作。

但報導也指出:「某些地方官員已經變得太過專注於讓習近平滿意和完成黨的任務,可能會忽視他們身為公務員的基本職責,這有時會帶來可怕的後果。」習近平自己也知道官僚這種習性可能破壞自己想達成的政策目標,所以多次要求官員消除嚴重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從去年起,中共中央紀律委員會開始公布全國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相關違紀違法行為的數據。

25日於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宣布,中國脫貧工作取得全面勝利。(AP)
2月25日習近平於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宣布,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AP)

集權統治難解的結構矛盾

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在中共術語中屬於「四風問題」,「四風」指四種壞風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依據中共中紀委公布的資料,去年一整年,中國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78711起,占查處違反中央8項規定精神問題總數的57.8%。「8項規定」是習近平2012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的八個改進工作作風的規定。中紀委說:「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表達出中國領導人面臨的兩難:既知道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不利於落實政策、阻礙改革,但愈見集權的統治結構又讓官僚體系養成陽奉陰違、徒作虛功、明哲保身的慣性。

這是一種結構性矛盾,而且看似習近平本人也想解決這個棘手問題,所以要中紀委積極查處。其實不只中國,許多人在描寫威權統治者的困境時,常會表達出一種同情──認為這些統治者其實不滿這種現狀,而且致力於改革,但最終無力解決結構性限制。

這種同情理解式的詮釋若推到極至,會得到一種極端的解決方式:這個體制若不徹底瓦解,就不可能消除這些弊病。這很可能是事實,君不見從江澤民以來,反腐的口號喊了二十多年,政治貪腐依然;但瓦解體制等於要威權統治者引劍自宮,不然就是鼓動人民搞革命──因為集權的統治者本身就是問題根源,只能斬草除根才能解決 。

中國脫貧了?李克強打臉習近平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想:這些威權統治者真的有想改變這種情況嗎?或者說,他們其實很享受或在利用這種上下交相賊的情境,並從中獲利,而且自己也是參與造假的共犯?這種可能性其實很符合政治邏輯。

就以脫貧為例,習近平高調宣稱中國脫貧成功,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他宣布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換句話說,習近平創下了幫中國農村近億人口全部脫貧的彪炳政績,肯定可以留名青史了。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共產黨的紙上功夫連習近平都受不了!被官僚主義風氣反噬的中國夢 更多文章

但是在3月11日人大閉幕後的記者會上上,總理李克強卻說:「按原本的帳還有五百多萬貧困人口,受這次疫情的衝擊,可能會有一些人返貧,脫貧的任務更重了。」這明明是在打臉習近平,不只還有五百多萬人未脫貧,而且還可能增加──習近平會不知道中國貧困人口的真相嗎?他宣布中國脫貧和基層官僚「紙上作業脫貧」,不就是在上下交相賊?而他自己不也因此賺到浮誇政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