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農業局20日舉辦高雄市小黑蚊防治種子教師教育訓練,召集各局處、區公所、清潔隊、社會局多個福利機構到鳳山行政中心訓練,積極看待小黑蚊疫情逐漸從中部蔓延問題,希望能在小黑蚊好發期4月開始前,做好準備,提供民眾最貼心的服務。
小黑蚊學名是台灣鋏蠓,跟蚊子的幼蟲不同。小黑蚊幼蟲吃藍綠藻維生,成蟲吸食人血,且對人血具有專一性,極少吸其他動物的血。臺灣以中部、東部疫情最嚴重。早期是鄉村地區普遍的咬人蟲,隨著交通發展便利性,小黑蚊為吸食人血飛進汽車或躲避在機車避風處被夾帶進都市,族群範圍拓展到大都市地區。縱使不會傳染登革熱,卻帶給不少民眾困擾。
小黑蚊在高雄市雖然未有嚴重疫情,然而市府觀察到有從中部逐漸擴張、嚴重的跡象。對此現象市府積極看待,並研擬出跨局處防治對策。特地從台中市請來國立中興大學昆蟲系杜武俊教授為市府各級機關上課,講解如何有效控制小黑蚊。

預防小黑蚊 個人防護最重要
母小黑蚊須要靠吸食人血促使卵發育成熟,而部分人在小黑蚊叮咬後的發癢程度較輕微,也不容易起腫包。若居家附近有小黑蚊又有住戶沒有擦小黑蚊的防蚊液,小黑蚊就能從特定人身上取得血源,此時居家環境未保持乾燥滋生藍綠藻,就成了小黑蚊繁衍的溫床。蚊蟲多半是機會主義者,抓住這樣的機會,就會從疏忽管理的私家住宅向社區的其他角落擴散。 (相關報導: 台灣鋼筆才不輸萬寶龍!60年高雄老牌文具,堅持做一支真正屬於台灣人的筆 | 更多文章 )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王正一主秘表示,防範小黑蚊最好的方法,請民眾戶外活動前噴小黑蚊的防蚊液;正確辨識、儘早清除居家附近的藍綠藻,種植花卉等經常潮濕的裸露土表,可以鋪細碎砂石或種植密生草種保持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