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歷史新新聞》重陽敬老津貼該不該發?1993年民進黨發老人年金的選舉支票,兩年後因地方財政屢跳票

許信良在1993年縣市長選舉時擔任民進黨主席,以發放老人年金為黨籍候選人共同政見。(新新聞資料照)
為什麼我們要回顧這篇報導

日前國民黨籍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在跑行程時,表示重陽敬老金是對長輩的尊重,他未來當選市長一定會恢復發放;再度將發現金式的社會福利政策是對是錯的辯論搬上檯面。

不過,以發現金式的社會福利政策做為黨籍候選人的共同政見,1993年縣市長選舉的民進黨,恐怕是開潮流之先河,當時擔任民進黨主席的許信良主打老人年金牌,果然炒熱了選舉攻防。

選舉結束後,民進黨攻下的台北、宜蘭、新竹、台南、高雄、澎湖6縣,還有無黨籍張文英當選的嘉義市,兌現競選承諾,從1994年開始發放敬老津貼,一時引起了「台灣的社會福利從此正式進入『一國兩制』的狀態」的討論,還讓國民黨執政的中央內政部,同時擴大辦理中低收入戶老人生活津貼發放。

只是這些縣市長的敬老津貼只發了一年,就有一半以上因地方政府財庫見底,必須面對選舉支票跳票的窘境。台北市長柯文哲當年停發重陽敬老金提到的原因之一,就是財政紀律問題,《新新聞》在1995年5月21日428期刊登的這篇報導,也一再強調推行社會福利政策需要全盤規畫──這個全盤,當然包括財政問題。(新新聞編輯部)

「社會福利」這四個字,近年來在台灣政壇上,就如同宗教上的各類神咒、真言,只要祭出,無往不利,眾政客莫不爭相表態,福利支票競相開出。特別是立委大選將至,各黨各派,正為了老農津貼、降低勞保費率,鬧熱滾滾。

財政拮裾無以為繼

但回過頭來看看,卻發現兩年前的縣市長大選,民進黨的選戰利器──每個月5000元的「敬老福利津貼」,目前已情況危急。這個俗稱「老人年金」的福利支票,在去年「縣市3分之1、省長選陳定南再發4個月」的有始無終後,邁入第2年,這張支票票值更是慘跌。

支持《新新聞》

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需要您做後盾!

點此支持《新新聞》,與我們攜手檢視公共政策、監督政府,守護台灣民主自由進步價值。

澎湖縣長高植澎是「老人年金」的首倡者,去年的發放方式是每個月3000元,全年發放。但到了今年3月,預算只剩300萬元,無法支應一個月2000萬元的「老人年金」,3到6月這4個月還是跳了票。高植澎表示,由於財政困難,將不會追加預算補發,而下一年度仍是比照今年模式。但因為澎湖老人和老農身分幾乎完全重疊,老農年金若是發放,高植澎就不必再為「老人年金」傷腦筋。

高植澎、澎湖縣長、民進黨。(新新聞資料照)
高植澎是「老人年金」的首倡者,但發了一年就因澎湖縣預算見底而停發。(新新聞資料照)

高雄縣因為人數眾多,財政支應壓力大,老人年金今年度不再發放,改為發放中度、重度的智障和殘障的「殘障津貼」,一人一月2000元。

台南縣則因為財政支應有困難,將5000元改成3000元。人數也縮減,範圍限制是那些未得老農年金的老人。大幅度的縮減,台南縣府機要王幸男特別強調:「不能從數字去看,沒有老人津貼,就沒有老農津貼。」他不認為縣政府「跳票」,他說:「縣府財政有困雜,一般老百姓應該可以諒解。」但這種低調的說法,完全不同於去年縣長陳唐山意興風發地說:「從來沒有候選人會兌現支票,我第一次發出去的時候,縣民心存感激。」 (相關報導: 台大缺額增6倍、政大財管正取只來1人 數A擾局明年落點仍難有參考 更多文章

選舉支票勉為其難

「我選舉的時候,沒有開支票,我是說:『要向中央爭取』。」為了下年度沒有編列老人年金的預算,嘉義市長張文英特別強調:「原來有編,但是財務單位反應說:沒錢,拜託啦,所以沒編。但是後來老人很失望,說多少也要發一些。」張文英解釋,「所以打算還是發4個月,但金額減成3000元,用追加預算的方式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