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進口的氣體冷媒在歐洲市場泛濫,對氣候造成嚴重危害。這些氟化溫室氣體(F-Gas)也通過社交媒體平台買賣。
「這樁生意比買賣毒品更賺錢」,義大利冷媒供應商General Gas的銷售總監博里(Alessandro Borri)說。這個商品就是氫氟碳化物(HFC),被用作汽車空調、冰箱和熱泵的冷媒。
「一罐從中國進口的HFC加上運費,成本是70美元」,博里說,「一個貨櫃能裝900罐,進口商就在Facebook或eBay上銷售,還有人開著貨車,到一個一個廠家企業兜售。」在eBay或類似的電商平台上,一罐HFC的價格是180到250美元,比通過合法的進貨渠道低得多。
英國非政府組織「環境調查機構」(EIA)一份題為「大門敞開」的報告稱,在歐盟致力於各成員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時,非法進口到歐盟的氫氟碳化物已形成猖獗的黑市,對氣候造成的危害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HFC是一種高強度的溫室氣體,進入大氣層後數十年才會分解。用途最廣泛的氫氟碳化物對氣候的損害程度比二氧化碳高出675到3922倍。被用作發泡劑或隔溫材料的其它氟化氣體的危害度甚至是二氧化碳的24000倍。
鑑於其巨大的溫室氣體效應,歐盟2015年頒布了氟化氣體法規,規定各成員國應逐步禁止氟化氣體。至2030年,歐盟的氟化氣體使用量應降低80%。但從目前情況看,距離這一目標還很遙遠。
據環境調查機構統計,去年進入歐盟市場的HFC總量(對氣候損害程度)相當於1.17億噸二氧化碳。而歐盟規定的2018年上限是1.01億噸。
相當於4個燃煤電廠
報告指出,2018年有相當於1600萬噸二氧化碳的HFC非法流入歐盟市場。這些溫室氣體對大氣的危害相當於4個大型燃煤電廠、或400萬輛汽車的尾氣排放。從進出口數據差額分析,專家認為這些非法供貨鏈的源頭是中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氫氟碳化物產地,也是對歐盟出口的最大供應方。
「企業申報的進口量和實際進入歐盟的數量有很大差距。中國對歐盟的出口數據和歐盟從中國的進口數據之間也有落差。「環境調查機構的氣候保護人士Sophie Geoghegan表示。
歐盟範圍最大的HFC購買方之一是汽車工業。德國、西班牙、法國、義大利和英國去年共生產了近800萬輛汽車。除了必須使用更加無害的替代產品的最新車型,其它車型的空調基本上仍在使用HFC。按照歐盟的計劃,HFC將被逐步淘汰出市場。
如何進入歐盟?
報告指出,一條被頻繁採用的走私l路徑是:氟化氣體被灌裝在回收來的舊氣罐裡,用汽車經陸路從俄羅斯和烏克蘭運往波蘭,或經土耳其運往希臘、克羅地亞和義大利,再從上述國家轉賣到歐盟各地。除這樣的小規模走私外,使用ISO集裝罐的大宗運輸佔了非法交易的大頭。漢堡市環境和能源部門在回復德國之聲詢問時證實,今年以來,在漢堡已經查獲了兩宗來自中國的罐裝HFC貨物。 (相關報導: 中途島海戰遺跡現蹤》大日本帝國海軍航空母艦「加賀號」殘骸重見天日 | 更多文章 )
去年中期以來,由於歐盟引入限額,歐洲範圍HFC供應緊俏。由於市場需求不減,生產銷售又受到限制,HFC價格飆升至正常時的8倍。歐盟委員會一位發言人對德國之聲表示,這正是歐盟制定新規想要達到的效果,旨在迫使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催生對氣候更無害的替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