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植樹月,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社團法人高雄市愛樹協會與梓官區公所於18日上午在高雄市梓官區同安路與梓官路交叉口的空地,聯合舉辦「植樹護林」活動,市長陳菊與中油董事長陳金德和500位民眾一起手持鏟子掘土,種下1600棵樹苗,為梓官區營造一處新的綠境生活空間。
春暖花開的三月春季,舒適宜人的氣候最適合萬物生長,總讓人想到3月12日的植樹節的「種樹」活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了鼓勵民眾透過親身參與植栽造林,喚起關心環境的責任心,自92年開始將每年三月訂為植樹月,串連312植樹節、321世界森林日及422世界地球日,響應國際成為重要環境保護節日,鼓勵民眾攜手守護家園,為地球做好事。
陳菊、陳金德與民眾攜手種樹1600棵 響應國際環保節日
高雄市政府與台灣中油公司自100年開始與合作於鳳凰山(陸軍官校)、杉林大愛園區、統領社區後山及林園港埔濕地共種植近三萬株樹木,且存活率都達8成以上。
植樹節活動上,陳菊偕同陳金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處長張偉顗、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局長蔡復進、梓官區區長蔣金安等人,會同梓官地區的民眾及中油公司同仁捲起衣袖,一起植栽造林。
在同安路與梓官路交叉口的空地種下包含紅花風鈴木、無患子、茄苳、竹柏、黃連木、桃花心木、光臘樹等適生於高雄的樹種共1600株,並由中油公司認養撫育,期待未來空地變森林,讓梓官區增添一處綠地公園。
現場除了植樹活動外,更規劃植樹教學,說明植樹的方法及樹種生態習性,同時強調維護樹林的知識,透過專人解說,讓民眾能夠建立正確的護樹觀念,讓現場種下的每一顆小樹苗,未來都能實現成長茁壯。
陳菊表示,高雄市政府自101年起推動「一年十萬、十年百萬」植樹計畫,在道路、公園、綠地及閒置空地,大量種植風鈴木、阿勃勒、鳳凰木、楝樹、樟樹、黃連木、茄冬及光臘樹等可以開花或提供綠蔭的優良樹種。
至去年底已新植喬木將近64萬株,累積減碳量一年超過46,000公噸。市府也利用閒置公有地,打造樹木銀行,除了美化市容,也提供市民良好的生活環境。可以預見未來,高雄將處處充滿綠意,成為美麗的低碳生態城市。 (相關報導: 台灣鋼筆才不輸萬寶龍!60年高雄老牌文具,堅持做一支真正屬於台灣人的筆 | 更多文章 )
陳菊說,面對全球暖化,樹木所進行的光合作用,可以固定大氣中的碳素並釋出大量氧氣,不僅可以淨化空氣,更可以減緩溫室效應,而3月正值春季,氣候宜人適合萬物生長,再加上隨之而來的雨季,雨水充足,讓植物有充分的時間可以發展根系,正是臺灣地區適合植樹的好時機,她鼓勵大家一起來種樹,為地球盡一份公民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