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3次政黨輪替都碰上經濟災難─這次最嚴重!

3次政黨輪替都碰上全球性的經濟震盪,蔡林體制面對的則又更為棘手難解。(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520馬上到來,台灣實現第3次的政黨輪替,似乎是巧合,台灣前2次政黨輪替,都正好碰上一次全球性的經濟震盪與災難,更不幸的是:今年的第3次政黨輪替,看起來亦難倖免,而且可能比過去更嚴重也更麻煩。

扁朝碰上網路泡沫衰退

2000年時台灣實現首次的政黨輪替,民進黨阿扁上台執政,但當年也是網路泡沫破滅的時候,飆上5000點的納斯達克指數開始反轉直下,許多無營收、無獲利、只有「本夢比」的達康公司(網路公司)開始走下神壇,許多公司倒閉破產,體質較佳或較幸運者,則是股價暴跌、市值縮水,但仍能支撐下去,連當時的科技龍頭微軟股價都跌了超過6成。

網路泡沫破滅導致美國經濟結束長達10年的繁榮擴張期,在當年下半年走入衰退,全球亦同時被帶入衰退期。阿扁上台前的3-4月,台股猶高喊前衝,甚至出現過萬點行情;他上台後不久,政府每天都在擔心股市重挫,財政部長變成護盤部長。隔年2001年,台灣經濟就出現1.26%的衰退。

馬政府由兩岸和平紅利跌入全球金融海嘯

2008年台灣第2次政黨輪替,馬政府上台時,台灣曾有一段「兩岸和平紅利」「外資對台灣再評價(rerating)」的狂熱期,股價上漲、台幣匯率升值,一片前景美好欣喜狀。但當年9月全球金融海嘯捲起千堆雪,全球經濟被埋入冰庫,台灣經濟當然也掉入深淵,出口連續14個月衰退,2009年經濟衰退1.57%。

不過,那兩次全球經濟收縮後,衰退都過得算快,至少都實現了U型或V型反轉,2002年經濟成長率回到5.57%,2010年則甚至是直接跳到10.63%的大V型成長。

這次是全球結構性衰退

今年的再次政黨輪替,則不但不幸的同樣碰上全球經濟低迷─這倒符合世界經濟每8-10年一次中度循環的歷史規律。這次更倒楣的是連短暫的蜜月、欣喜時間都沒有,因為在接掌政權前,台灣經濟就已下滑走低,出口連15黑,超越海嘯的14黑;經濟成長率連續3季負成長,是典型的經濟衰退。這一點而言,蔡英文政府比扁、馬執政時還要倒楣,還沒上任就已面對經濟衰退的環境。

倒楣的可能不止這一椿,因為展望未來,也還是一片暗淡。這次的經濟衰退,看起來比過去扁、馬上任時還要棘手。阿扁碰上的網路泡沫後的隔年又碰上美國的911事件,美國FED的葛老祭出連續降息,利率從5.5%降到1%的空前低點支撐住經濟,全球經濟反轉得快;此外,網路泡沫的傷害主要發生在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而言傷害不大。再以當時的台灣而言,雖然仍有金融壞帳問題尚未處理完(1998年的本土金融風暴留下的爛攤子),但產業力量仍在,科技產業的全球競爭力也強。 (相關報導: 全球財經掃描:美元升勢延續 中國經濟L型放緩 人民幣趨貶 更多文章

馬政府上任碰到的金融海嘯,則是海嘯雖大,但來得快去得也快;當年有中國大搞4兆人民幣的財政政策支撐,全球各大央行全力撒錢、推動非常態的貨幣政策─量化寬鬆,台灣在2010年就出現10.63%的高成長。不過,這次海嘯的傷害也更為深遠。海嘯對各經濟體的資產負債表造成重大傷害,靠貨幣政策塑造的榮景既不實在亦難持久,這幾年許多經濟體仍在修補資產負債表、繼續去槓桿,造成全球需求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