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宜蘭外海發生規模5.8地震,台灣「國家級警報」地震速報系統首次啟用。交通部次長吳盟表示,此系統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系統目前還在測試中,尚未正式啟用。國家災防科技中心副主任林李耀則表示,地震速報系統,預計最快6月底完成。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基礎設施事務處長羅金賢表示,地震速報系統仍有問題待解決。針對民眾質疑地震已經震完了才收到警報,或是根本未收到簡訊,羅金賢表示,地震無法事先知道,中央氣象局觀測到地震需要時間,轉給災防科技中心後再轉給業者廣播,4G系統需5秒、3G系統需10秒。目前,要3月1日後通過線上認證的手機才收得到地震速報,在此之前的不一定會有。
中央氣象局長辛在勤表示,測站要在震波抵達時才能開始作業,若在地震站密集處可以更快,目前預估島內地震速報需花費10至15秒,若要更快,就需設置更多地震站。
辛在勤指出,現階段要再縮短速報時間,會有誤報可能,壓縮在10秒內有難度,未來朝15秒左右為目標。外界認為日本速報準確,辛在勤表示,地震速報在60公里內有盲區,日本地震從北方到東京有400公里,等於台灣北部到恆春距離,這種能力氣象局絕對也做的到。 (相關報導: 嘉惠南市20所國小 三聯科技捐贈複合型地震預警系統 | 更多文章 )
「KNY台灣天氣」app的開發者陳坤助認為,以現有科學而言,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官方系統可以做到「地震預報」,只要是透過氣象局的觀測資訊而發布皆屬於「地震速報」,依目前台灣地震測報系統的計算速度,已能跟上世界其它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