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評價桑貝說他對世界最大的貢獻,是提供了一雙桑貝的眼睛。我已經被那雙眼睛深深吸引,循著它的視線,我發現窗戶上緩緩滑落的雨滴,已然把玻璃呵護得明淨如鏡。——幾米
尚-雅克•桑貝(Jean-JacquesSempé),1932 年 8 月 17 日出生於以葡萄酒聞名的法國波爾多。他的童年並不快樂,甚至可以用淒慘和悲劇來形容。他的養父老桑貝是個推銷員,每天騎著自行車到郊區的小賣店裏兜售各種肉罐頭,金槍魚、沙丁魚、鯷魚或酸黃瓜,當養父回到家,父母之間的大戰就開始了,盤子,杯子,他們見什麼砸什麼。他大部分的童年都在母親喋喋不休地責駡父親沒有好工作中度過。除了爭執不斷,他們還因為負債累累經常搬家,這些就是他的童年。他總是對自己說:我簡直生活在瘋人院裏!他們是徹頭徹尾的一群瘋子。

桑貝從小就是個調皮孩子,他有著與人不同的表達方式。因為家庭的關係,嘈雜的學校環境對桑貝來說反而是個「避風港」。六歲時,他對法國作曲家和演奏家雷•旺圖拉(Ray Ventura)的交響樂著了迷,渴望加入管弦樂團。長大後,他雖然沒能如願成為音樂家,但這些題材卻成了他畫作的源泉。他畫出各種各樣的音樂家。
1944 年,十二歲的他拿起了畫筆,開始創作漫畫。最初的這些畫沒有配文字,卻已經展露出他獨特的幽默風格。
桑貝的個性叛逆不安分,十四歲左右,他因為不守規矩被勒令退學,那時正值戰爭。退學後桑貝開始找工作討生活,他先找到一個自行車運貨的工作,幹了一年半左右。1950 年他當起牙膏粉推銷員,之後又推銷葡萄酒。
桑貝強烈地期望能有份好工作,以賺錢供養家庭。他回憶說:「拿起畫筆之前,我什麼都做過,但是我的每份工作都不長久,我待過銀行、警察局、社會保險部門,後來他們都解雇我。我選擇繪畫,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我需要有工作,我是別無選擇。」桑貝從十二歲開始作畫,不過他一直要到 1950 年開始在《西南星期天報》才真正的以 DRO 的署名正式發表作品,開始他幽默插畫家的職業生涯。 1951 年4 月 29 ,他在報上發表了第一幅署名「桑貝」的漫畫。
不久他去服兵役,同年7月被分配到巴黎。剛到這座城市時,桑貝充滿好奇,他曾說過「我剛到巴黎時,覺得巴黎人的生活特別快樂。我出生在波爾多,那邊的人基本上都不笑。我被巴黎的地鐵、公車、和奔放所吸引。大部分時間我會騎著自行車。30多年來,我騎遍了巴黎的大街小巷」。

桑貝迷戀城市,他會畫出一個沉靜的角落、一間路邊咖啡店、平常人家的陽臺角落,或是大樓旁的一縷陽光……這些都令桑貝沉醉。他對巴黎有著深深的眷戀,對都市生活有獨特的見解。透過畫,他將敏銳觀察到的生活,記載下來。
1953 年,桑貝因為在巴黎生活需要費用,開始試圖用畫畫掙錢。一封來自夏爾維爾的杜布埃出版社的來信為他的生活帶來了轉機。出版社希望用桑貝的一幅畫當作一本名為《小孩子》雜誌的封面。這幅畫裡是他所創作的一個名叫尼古拉的小男孩。 (相關報導: 有多久沒陪孩子看本書了?紐約時報、亞馬遜年度精選最棒的10本童書 | 更多文章 )
不久,桑貝在香榭麗舍大街一家比利時的新聞通訊社認識當時剛從美國回來的勒內·葛西尼。葛西尼看過桑貝的作品後,對他畫筆下的尼古拉印象深刻,便邀他一起創作。1960 年起,桑貝開始為《小淘氣尼古拉》畫插圖,「小尼古拉」就是這樣誕生的:葛西尼寫故事,桑貝畫圖。這個不世故、沒心機,不是優等生也沒有特殊才藝的淘氣男孩讓桑貝從此聲名大噪,開始了他後來的插畫生涯。他創造了一種法國獨有的世故圓融幽默,那種人生態度帶有半夢半醒漫不經心的調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