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盟和中國均表示將推進「疫苗護照」計劃後,許多國際旅客如果今年稍晚有旅行計劃,很可能需要證明自己已接種疫苗或沒有感染新冠病毒。
中國外交部稱,中國正在研究推動可用於申明疫苗接種狀況或近期檢測結果的證明文件。歐盟委員會則計劃在本月提出為歐盟公民提供「數位綠色通行證」的建議,該通行證將註明持證人是否接種過疫苗,如果沒有,則註明其檢測結果的詳細資訊。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歐盟領導人預計,該計劃需要三個月時間才能啟動運行。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說,此舉是為了逐步讓歐盟公民能在歐盟或境外安全旅行,無論是出差還是旅遊。
英國最初排除了推出數字護照的可能性,但該國上周也表示正在研究數字護照的利弊。
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尚未說明新冠疫苗接種是否會被納入美國的旅行規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還沒有針對此問題發布方針,稱目前還沒有公認的疫苗國際標準或疫苗接種文件。
「在此之前,所有前往美國的航空旅客,無論疫苗接種或抗體狀態如何,都需要提供新冠病毒檢測陰性結果或康復文件,」CDC發言人夏基(Caitlin Shockey)說。
許多疾病專家和世界衛生組織(WHO)都對疫苗護照持謹慎態度,理由是還不清楚接種過疫苗的人是否仍能傳播病毒。不過,各國政府越來越多能夠接受疫苗護照的想法,認為這是支撐疫情後經濟復甦的潛在有用工具。
中國此舉標誌著該國改變了先前對疫苗護照的懷疑態度。中國外交部表示,中國願意探討這個問題,以便為健康安全有序的跨境人員往來建構新秩序並提供可靠保障。
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組長鍾南山表示,中國目前希望能在7月底前給國內40%的人口接種上新冠疫苗,當前的接種率為3.56%。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美國可能在8月前實現90%人口的群體免疫,因此建議中美優先考慮解除雙方旅行限制。
吳尊友說道,如果雙方可以克服政治阻力,並只著眼科學,那麼中美可能成為全球最先相互取消旅行限制的國家。
在支持者看來,疫苗護照將使商務旅行和旅遊業得以恢復,幫助受疫情拖累的經濟恢復元氣。在過去一年裡,很多國家對入境旅客實施了徹底的禁令,目前許多國家仍對入境旅客和回國人員實施繁瑣的檢測和隔離要求。
航空公司和那些依賴旅遊業的國家是「疫苗護照」最強烈的倡導者,它們正在推動國際旅行盡可能在今年夏季前回歸正常。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習近平在如何重塑中國?這對西方國家意味著什麼? | 更多文章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IATA)將於本月發布一款應用程式,旅行者可以透過該App上傳疫苗接種文件的照片。工作人員將審核這些照片,比方說,利用人工和軟體手段去核驗文件中提到的診所是否存在、是否提供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