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翻轉城市美學,新北市政府工務局近年致力推動城市減法工程,整頓市容,改善人行環境。今(5)日工務局長詹榮鋒在市政會議報告中除了細數侯市長上任3年以來建設成果,同時也宣布今年起將推動新的城市減法工程—封閉人行地下道,首先將永和區4處閒置地下道封閉並改建成滯洪池,達到友善人本環境兼具都市防洪效果。
3年共活化75處閒置公有地、遷移430件阻礙人行變電箱、改善38所校園周邊通學廊道、拆除30座使用率低的人行陸橋
工務局長詹榮鋒日以「建構友善宜居城」為題,介紹108年至今的施政成果,在城市減法方面,工務局團隊透過美樂地專案,3年共活化75處閒置公有地、遷移430件阻礙人行的變電箱、改善38所校園周邊通學廊道以及拆除30座使用率低的人行陸橋,重新活化環境,提升城市美學。
今年起減法工程將有新的施作標的,工務局將針對永和區內4座無通行需求的地下道展開封閉計畫。詹榮鋒說,試辦的第1座「林森地下道」目前已封閉進行滯洪池改建工程,預計可收納約157噸的水量。另外包括「竹林中興地下道」、「中正秀朗地下道」及「中山永平地下道」將在今年起陸續試封閉1個月,並透過民意的蒐集,評估後續存廢及轉型方向。
「三鶯文創整合計畫」將人文藝術概念融入工程,以「陶、藝、山、水」為主題,改造鶯歌藝術街區的四條休閒路徑 預計111年完工
在城市加法方面,詹榮鋒表示,3年來共計闢建9條道路、改建7座橋梁及18座特色公園等基礎建設,同時以2030願景為目標,結合「新美學」,整合市府資源,推動多項大型專案工程。包括108年完成的「淡水亮點計畫」,改善淡水中正路、台2乙線到漁人碼頭周邊環境,翻轉城市樣貌;預計於今年完成的「三鶯文創整合計畫」,將人文藝術概念融入工程,以「陶、藝、山、水」為主題,改造鶯歌藝術街區的四條休閒路徑;「板橋府中美學示範基地」,串聯新板特區及府中地區人行道,以雙軸三廣場為主軸,讓新舊城區一公里的街道巷弄有新的美學意象,活絡在地商機,預計明年初完成。
在建構友善宜居城的同時,工務局亦透過建置新北市智慧道路管理中心、E化審照及3D-GIS圖台等智能管理,達到簡政便民目標。並分別於109年通過「新北市強制拆除違章建築收費自治條例」,至今拆除嚴重影響公安的違建共計148案,收取費用突破200萬,實現公平正義原則;110年通過「新北市高氯離子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處理自治條例」,保障民眾居住安全,盼加速防災都更及危老重建推動。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安居樂業一直以來是新北市城市治理的基礎,打造新北市成為友善宜居的城市,除了有完善的基礎建設外,如何結合城市美學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期許工務局持續利用城市減法活化更多城市空間,也透過市府各局處資源整合,讓「板橋府中美學示範基地」及「三鶯文創整合計畫」如期如質完成,翻轉城市新美學。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教育界美味河蟹,藍綠通吃 | 更多文章 )
工務局在工程與建管品質表現亮眼,除了一舉拿下「第21屆公共工程金質獎」7項獎項外,更榮獲內政部「110年建造執照與雜項執照相關管理業務推動情形考核」特優佳績,今(5)日在市政會議中將雙重榮耀獻給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