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聖頌《再序.虛實之間》個展 蕭勤國際文化藝術基金會展出

陳聖頌,於今年獲頒第三屆「蕭勤創作獎」,舉辦《再序.虛實之間》新作個展。(圖/徐炳文攝)

幾乎一輩子都在從事抽象繪畫的陳聖頌,於今年獲頒第三屆「蕭勤創作獎」,將於19日至明年1月13日,於蕭勤國際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再序.虛實之間》延續系列新作的個展。

陳聖頌表示,「虛實之間」是如今將屆七十歲從心所欲的他,在年歲的漸長與心境更深沈的提煉裡,把繪畫回歸到最原生性的狀態中去實踐他對本土的熱愛,而畫面的延展性放鬆,更滲透著深遠的氣息。他說,虛與實是人生經歷累積至今之實,才得以蛻變幻化之虛,成就另一境界的探討。

陳聖頌,1954年生於臺灣雲林北港。大學就讀於臺灣師範大學西畫組,期間受席德進影響深遠,1976年畢業後,隨即向李仲生習畫直到1982年,隔年前往義大利,1988年畢業於羅馬藝術學院繪畫係,經歷旅居羅馬十三年的藝術生涯。專注於抽象語彙的陳聖頌強調,形容席李二人對創作的影響:「李老師教的是「變」,去順應時代的變;席老師教的是「道」,培養不變的道去提煉自己。」因此,不論身在何處,創作心境上始終尋找著「鄉愁」之道,開展自然、時間與空間之變。早期年輕力盛,畫面濃厚且充滿熱情與痕跡,晚期心境轉換,對土地的情感變得更加堅定與溫柔,深刻地描繪著臺灣。

情感極為豐富細膩的陳聖頌,沉澱出「時間與空間的鄉愁」

此外,情感極為豐富細膩的陳聖頌,對土地有一份深深的眷戀,這份強力的感受,常在瞬息萬變與無法回放的逝去中,沉澱出他所謂「時間與空間的鄉愁」,因此畫布與顏料,是他訴說對土地的珍愛,與捕捉過往片刻的心靈寄託。他說,「家」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定義,「鄉愁」亦是,大多數的我們,總在離家之後,更能感受到鄉愁的滋味。許多他在這片土地上經歷的一景一物,都隨著時間的逝去與沉澱,深刻的烙印在心中。因此,不論身在何處,無法回放的過去,都成了他所謂的鄉愁,而始終流動的萬物,更成為創作時,畫筆與顏料想努力捕捉的霎那。 (相關報導: 佔地4個籃球場!史上最大油畫「人類之旅」以17.6億天價成交,拍賣金額半數做公益 更多文章

他強調,創作過程最大的挑戰,是傳達無形的情感,尤其這塊寶島,蘊含了太豐富的文化,那是在這片土地上勤奮生活的人們,經由日積月累才堆疊出的痕跡,也是在他年紀漸長,放下更多成見之後,才看得到如此高貴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