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盤中零股交易開跑以來,由於撮合制度與整張採逐筆交易不同,衍生特定投資人利用差價、分拆股票套利的手法。但作者提醒,除非價差夠大,否則一般人貿然採行,很可能浪費時間又賺不了錢!
去年10月26日起,台股「盤中零股交易」新制正式上路,有別於過往零股交易只能在台股收盤後的下午1點40分到2點30分進行,而且僅能撮合一次,新制在盤中(自9點10分開始,每3分鐘撮合一次)就能撮合,最小交易單位1股、最大999股,而且和整股一樣有五檔報價。
由於盤中零股交易操作彈性高,深受小資族們所喜愛。根據證交所統計,自新制上路到今年2月上旬,盤中零股總交易股數高達6.31億股,成交金額直逼千億元大關,40歲以下投資人交易比重約35%至36%,不論是交易股數、金額,台積電(2330)都是冠軍。(延伸閱讀:台積電賺一波,他為何改存5百張兆豐金?工程師:分批買,你的人生會更輕鬆)
由於投資人可用盤中時段慢慢買進零股,湊成1千股(一張),或是買了一張後,拆成好幾批零股,再分批賣掉,也因此有人想到,可利用盤中零股交易來套利。
為何有套利空間?這是因為,盤中零股並沒有與現在集中市場的逐筆交易接軌,而是採取集合競價,於是零股、整股成交價不一定相同。若零股價格高於整股,原本手上有整股、不想一次賣掉整張的人,可以拆好幾批零股來賣,便能賺到價差;手上有零股的人,也能另行購買零股,湊足1千股後變成1張,若能在1千股的成交均價低於整股時賣出,也是套利。(延伸閱讀:台積電太貴?!5招搭上高殖利率行情 年後布局漲150%?!)
以盤中零股交易上路後,不論是成交金額或成交股數都高居第一的台積電為例,時常出現「盤中零股成交價格高於整張」的情況。以2月22日來說,其收盤價650元,零股則是653元,「原則上」投資人可以把1張(1千股)分割成1到999股,以每股653元出售,每股可獲利3元,假設成交了999股,就獲利2,997元。
不過,這只是「原則上」如此,想透過盤中零股交易來套利,真的如此好賺?答案是:不一定。有意這麼操作的人,事前務必要知道下列事項,否則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
股票流動性要夠高,而且不能信用交易、不能當沖
以台積電、聯發科、鴻海、台塑四寶、大型金控這些股票來說,法人、散戶交易需求較大,流動性自然高,但若是成交量如死魚一般的股票,除了想買時可能買不到,想賣時更未必賣得掉,連整股都難成交了,更遑論零股。
就算流動性夠高,但不管是盤中、盤後零股交易,都不開放信用交易(融資、融券),也不得借券賣出。再者,盤中零股目前不開放當沖,最快要等到T+1日(交易成功後「第一個」交易日)才能再次交易。所以,打著「當天」買進賣出後就套利的如意算盤者,是完全不能使用這招的。(延伸閱讀:「巴菲特是當沖致富的嗎?」專家警告:押錯方向就虧錢,散戶真的不要玩!) (相關報導: 2021年13家零股定期定額大比拚!每月存1千元,不到台積電上班也能當股東跟著賺 | 更多文章 )
價差空間若未超過0.5%,可能還沒獲利就先虧了交易稅、手續費
有參與股市的都知道,買賣股票被券商扣手續費、證交稅,盤中零股交易也一樣,並不是有價差就能賺錢,扣掉證交稅0.3%、給券商的兩次手續費(一次0.1425%),就算是最低手續費1元,估計至少價差空間至少要0.5%,才套得到利,否則未必賺得比整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