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亮觀點:川普的「美港脫鉤」恐將雷大雨小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美港脫朐」,勢必雷聲大雨點小。(美聯社)

5月29日,風聲鶴唳將近一週的美國抵制「港版國安法」方案,終於由川普親自宣布,美國將取消對香港的多種優惠,包括取消香港政策法下的特別待遇、制裁破壞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員、檢討對港旅遊建議、限制中國留學生、研擬限制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等等。

不少財經媒體都對香港前途感到憂心,認為很可能衝擊香港投資者信心,導致大規模資金外流和人才出走。美國財經網媒CNBC也持類似看法,認為「一旦美國全面取消香港特殊待遇,將會啟動美中經濟的真正脫鉤,而且後果不可逆轉」,CNBC因此提醒川普政府務必謹慎決策,以免飽受貿易戰和疫情折磨的全球經濟,再度雪上加霜。

弔詭的是,儘管川普自認為「美港脫鉤」聲明,是對中國「強而有力的回應」,但全球金融市場的初步反應,卻相當淡定。川普記者會結束後,美國道瓊指數不跌反漲,從原本大跌322點急拉盤上,最後以小跌17點收盤,納斯達克指數則從下跌9點急拉到大漲120點。即使是首當其衝的香港,5月29日港元對美元匯價,最弱也還有7.7542,仍然收在聯繫匯率允許範圍7.75-7.85的高點。6月1日週一亞股開盤,日、韓、台股市也是大漲開出,港股更以超過700點暴漲開盤,對川普宣示不以為意。

金融界認為衝擊有限,主因有三:一是川普只談抵制香港,並未提到取消美中貿易協定,讓大家鬆了一口氣;二是川普並未提到攸關香港金融地位的港元聯繫匯率;三是川普只提出「取消香港特別待遇」的大方向,並未提出具體的制裁措施,而且不給記者提問就走人,後續政策顯然還有不小的伸縮空間。

無獨有偶,香港政府的初步反應也很鎮定,例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儘管擔心可能會衝擊香港投資者信心,但他卻一再強調,香港本土生產並出口到美國的貨物,只占香港總出口不到0.1%,即使取消特殊關稅待遇,對香港經濟衝擊不大。此外,陳司長也強調儘管香港飽受傳言困擾,但最近香港股票、期貨、貨幣市場都很穩定,港元匯價也堅挺,並未看到大規模資金外流的恐慌。

畢竟,川普提出「美港脫鉤」,充其量只是宣示政策方向而已。由於「美港脫鉤」涉及層面非常複雜、牽扯利益極其眾多,加上川普民調目前還落後拜登8-11%,能否連任都沒把握,更難想象川普政府將「美港脫鉤」落實為具體政策時,能夠獨排眾議、不顧當事人權益,不惜導致鈔票和選票流失。

香港國安法爭議儼然成為美中新冷戰導火線。(AP)
香港國安法爭議儼然成為美中新冷戰導火線。(AP)

以中美貿易戰為例,光是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前後就花了將近十個月,不但期限不斷拖延,加稅項目也不斷縮水。2018年3月9日,川普首度宣示將對中國展開貿易戰,兩個多月後,5月20日美中達成協議,美國同意擱置關稅,中國同意大幅增購美國商品,但川普才不過三天,就在5月23日推翻協議。

隨後雙方你來我往,進行了以牙還牙的加稅報復,直到2019年1月7-9日,雙方才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內容包括中國禁止強迫技轉、增購美國產品、開放部分市場、美國停止第三波2670億美元中國貨品加稅,但雙方對中國減少企業補貼、智財保護等結構性問題,分歧仍未解決。 (相關報導: 李貴敏觀點:台灣有本事吸引香港人才來台嗎? 更多文章

更重要的是,各種中國進口商品在最後成為加稅項目之前,還要歷經美國各方勢力的角力,美國政府不得不順應國會和企業要求,舉行長達兩個月的聽證會,允許美國個別企業、乃至整個行業得到關稅豁免。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也在各方壓力下,不斷被迫縮減加稅項目,例如2019年8月8日,USTR就公布對10類塑料容器、聚酯紗線、鋼製寵物籠等中國商品豁免關稅,甚至連過去已徵收的關稅,也可從2018年9月24日起算,申請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