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明明沒有感冒,但卻經常感覺喉嚨癢、動不動就酷酷嗽,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中醫師表示,這是因為燥是秋季的主氣,這個時節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傷肺。因此,想要避免喉嚨卡痰、不舒服,秋季養生首重養肺,至於具體而言該怎麼做,就讓我們跟著專家腳步看下去吧!
秋天主燥易傷肺 不只喉嚨乾、鼻子癢,整個呼吸系統都受影響
王心眉中醫師表示,從五行理論的觀點來看,秋天對應於金,而金對應到肺。中醫則認為,當時序入秋後,代表一年當中炎熱的季節已過,自然界的陽氣漸收,陰氣漸長,這裡所說的陽氣、陰氣,是指日照的相對時間,一旦日照的時間縮短,萬物的生機就會漸漸弱化,景物開始蕭條、空氣變得比較乾燥。
於是在大自然節氣更迭、變化下,燥也成為秋季的主氣,也就是所謂的「秋天主燥易傷肺」;所以這個時節,如果民眾又未善加保養,便容易受到外在燥邪侵襲而傷肺。但值得注意的是,中醫所說的肺和西醫不同,不僅僅局限於肺臟,指的是身體整個呼吸系統。
由於肺氣與鼻、呼吸道相通,而人體鼻與呼吸道的表面都是黏膜層。所以當氣候乾燥時,黏膜組織便會因此皺縮、充血;接著就容易進一步出現鼻子癢、咽喉痛、喉嚨乾癢、想咳的感覺。
肺是人體抵禦外侮第一道防線 肺氣不足不只傷呼吸道,皮膚、毛髮都牽連
且值得注意的是,王心眉中醫師提到,除了上述症狀不適外,《黃帝內經》中更曾記載「肺為嬌髒」,也就是肺是人體最「嬌嫩」的臟器,是人體抵禦外侮的第一道防線的意思。
換成現代說法,就是外界的病毒與細菌經常由口鼻而入,假如人體肺氣不足、抵禦能力不夠,細菌、病毒就有可能因此突破防線進入人體,產生一系列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發燒、喘等呼吸道症狀。
此外,《黃帝內經》也提及「肺主一身之表,主皮毛」,肺不但是呼吸系統,也跟皮膚相關。假如,民眾在秋季未適度養肺,在肺氣不足下也容易出現皮膚搔癢、脫屑,以及毛髮乾枯掉落、口乾唇裂、便祕等相關現象的發生。
秋天養肺別吃錯~辛辣、燥熱食物吃多大NG,平性蔬果保健康
所以中醫認為,秋天養生第一步就是要先養好肺!至於日常飲食該怎麼吃才對,王心眉中醫師指出,秋天養肺可以多吃一點平性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膠質的植物,來增加體內的津液。這些天然的膠質能生津潤燥,就像是保養品裏的保濕成分一樣,可以把水留在身體裡,不讓水分太快蒸發。
《推薦秋天養肺食物》
水果:梨子、甘蔗、草莓、葡萄等。
蔬菜:洋菜膠、紅鳳菜、山藥、木耳、海帶、蓮藕、蓮子、栗子、菇類、秋葵。
其他:豆漿、愛玉、仙草、蜂蜜、蒟蒻、紅豆、百合等。
另外,如果是在季節交替時期容易過敏的民眾,可以吃一些補氣的中藥,例如,黃耆、西洋參、紅棗等來補養肺氣;若是有鼻涕倒流、產生過敏性咳嗽的人,則可以吃一些川貝母及西洋參來調養。 (相關報導: 頸部疼痛、吞嚥困難⋯檢查竟是肺腺癌!醫生:出現這些症狀都要小心,別以為沒咳嗽就沒事 | 更多文章 )
最重要的是,在秋天這樣乾燥的季節,為避免傷陰化燥、助熱上火,民眾要注意辛辣、熱性的食物不宜過度食用,比如,韭菜、大蒜、蔥、薑、八角、茴香等辛辣、刺激的食物與調味品。就連煎、烤、炸類食物、零食餅乾,也不能吃太多,才不會加速身體裡的水分消失,或因身體太燥熱而導致嘴破、流鼻血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