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明年國會改選,藍綠兩黨力拚席次過半,宣傳造勢陸空齊發,試圖將選票最大化。選舉專家分析各地選情時常從藍綠基本盤切入,大範圍選區看似有脈絡可循,但基本盤卻未必是票房保證。
哪些縣市、縣市中的哪些選區、選區中的哪些里,它們的選民在過去選舉中容易「搖擺」,轉換支持的政黨?如果能掌握這些關鍵地區,就可能翻轉選局。而新興的政黨如台灣民眾黨也可能有機會藉搖擺選區崛起。
大數據分析公司實義分析綜整2004年到2018年共10次縣市立委及市議員選舉的投票結果,設計「選舉命盤:搖擺區探知系統」,藉此計算出各選區甚至各里的「搖擺指數」及「搖擺選票」。
以台北市第3選區為例,此區上演蔣萬安、吳怡農「雙帥對決」。儘管外界認為此區結構藍大於綠,但搖擺選票數在73個立委選區中卻擠進前20%,顯見吳怡農力求翻轉仍有可為。
而被視為綠得出油的台南市,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御駕親征」第6選區,挑戰民進黨王定宇。以這套探知系統分析發現,洪秀柱如能客製化競選策略,未必沒有一搏機會。
在單一選區的立委選戰中,力拚勝選的候選人,更需要找出細節裡的天使,爭取搖擺選民的支持。
美國大選有搖擺州,台灣是否也有搖擺選區?二○二○年立委選戰即將正式開打,民進黨能否維持過半席次,七十三席區域立委選戰相當關鍵;國民黨、無黨籍及其他在野黨參選人在哪些搖擺區有機會殺出重圍、翻轉插旗?
大數據驗證決戰中台灣
為此,大數據分析公司實義分析設計「選舉命盤:搖擺區探知系統」,運算基礎為二○○四年到一八年共十次縣市立委及市議員選舉的投票結果。
這套系統以里為最小計算單位,綜合整理各里歷次選舉是否發生不同政黨、無黨籍候選人當選的翻轉情形,並套用「混亂程度(熵值)」的概念,排除各里屬於泛藍(國民黨、親民黨、新黨、民國黨等)、泛綠(民進黨、時代力量、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台聯等)、無黨籍及其他政黨的基本盤,得出「搖擺幅度」,再納入選舉人票數多寡,最終綜合計算出「搖擺指數」。
搖擺指數愈高,代表搖擺選民、票數愈多,而且這些搖擺選票「無政黨屬性」、「無方向性」,是「搖擺選民」或「真中間選民」。再將個別立委選區所屬「搖擺里」的搖擺指數加總,可得出各選區的搖擺指數,個別選區搖擺指數愈高,就代表可流動的選民愈多,選區內各里曾翻轉的次數也愈多,候選人可據此制定最有效率的競選策略。
一般選戰常言「決戰中彰投」,對照實義分析數據顯示,中彰投共十四個選區,其中就有九區位列搖擺指數前四○%的三十個選區中,僅台中第四、五、六、八選區、彰化第一選區較不搖擺。
註:搖擺指數跟搖擺選票為不同概念,此為搖擺選票排名前20%選區,非搖擺指數排名前20%的選區。
台南市第六選區由前國民黨黨主席洪秀柱掛帥,挑戰現任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搖擺指數在七十三個選區中排名第八。即使台南給人深綠大本營的印象,但分析系統顯示,這區有五十一個里的搖擺指數破千,占總里數達五七.九%,僅有十二個里從未翻轉,占一三.四%。
對照搖擺指數位列五十九名的深綠台南市第五選區,僅有兩個里搖擺指數破千,占總里數二.三%;有三十六個里從未翻轉,占四一%。兩區呈現明顯反差。
挑戰王定宇,洪秀柱有翻盤機會
另外,依據分析系統的「版塊趨勢」功能顯示,台南第六選區一四、一八年兩次縣議員選舉,無黨籍議員得票率皆可衝至四○%以上,甚至超過泛藍、泛綠陣營得票,可見「選人不選黨」的機率高,造成各里投票的搖擺幅度大,流動效應高。
據此,挑戰翻盤者具體應從何著手?分析系統將抽象的搖擺指數具象化成「搖擺選票」,算法是將前述「搖擺幅度」乘上各里選舉人票數後得出。這些選票無政黨屬性、無方向性。
分析顯示,台南第六選區有五十一個里的搖擺票數超過五百票,總和約四.三萬票,這就有賴洪營實地勘查、客製化競選策略。即使王定宇在一六年立委選舉中大贏對手十萬票,但在選區大致相同的情況下,○八年、一二年國民黨分別由吳健保、李全教參選,只輸八千多票及近一萬四千票,顯示台南第六選區偏重候選人特質。洪仍有機會一搏,王不可大意。
即使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見圖)在2016年立委選舉中大贏對手十萬票,但國民黨參選人洪秀柱仍有機會一搏。(資料照,盧逸峰攝)
吳怡農與蔣萬安還有得拚
彰化縣第三選區則可從綠營力拚「實質翻轉」的角度切入。此區由國民黨提名謝衣鳳,挑戰爭取連任的民進黨現任立委洪宗熠。一六年洪勝出,主因是泛藍分裂,此次泛藍團結又推出政治世家強棒,洪若能連任成功,對綠營才是實現實質意義上的翻轉。
據分析顯示,彰化第三選區搖擺指數在所有選區中排名第六,其中有四十九個里搖擺指數破千,占選區全部里數二一.七%;從未翻轉的里僅三十九個,占一七.三%。版塊趨勢則呈現無黨籍市議員得票明顯拉低藍綠陣營得票,造成震盪,與本島搖擺指數倒數第一名的新北市第十一選區,其各陣營得票率穩定有顯著差別。
至於搖擺票數方面,彰化第三選區一六年泛藍陣營得票共八.八萬票,勝過洪宗熠一.三萬票;但分析系統也顯示,有三十五個里搖擺票數超過五百票,總合達二.四萬票,洪宗熠若能成功爭取,仍有勝選連任可能。
從全國範圍看搖擺選票,本島各選區最多為雲林縣第一選區約七.八萬票,最少為新北市第七選區,僅一.三萬票,排名大致與搖擺指數相同。但值得關注的是,少數選區在搖擺指數前四○%之外,搖擺票數卻擠進前四○%之內。
包括上演「雙帥對決」的台北市第三選區,民進黨提名吳怡農出戰現任藍委蔣萬安。這區的搖擺票數達近四.九萬票,甚至排進前二○%。一六年民進黨禮讓無黨籍潘建志,另有社民黨李晏榕競選,共得九.七萬票,還比蔣萬安得票多出近八千票。雖然泛綠不再如一六年大順風,又面臨台灣民眾黨提名何景榮夾擊,但搖擺票數爭取空間仍大,雙帥之爭還有得瞧。
台北市第三選區,民進黨提名吳怡農(見圖)出戰現任藍委蔣萬安。(資料照,簡必丞攝)
林昶佐、陳柏惟有場硬仗要打
桃園市第三選區的搖擺選票也有三.九萬票,在上次藍營險勝的情況下,綠營仍有機會一搏。
這次民進黨禮讓的第三勢力挑戰者,包括退出時代力量的立委洪慈庸、林昶佐,以及台灣基進陳柏惟等。從搖擺指數看,洪所在的台中市第三選區排在第二十一名,陳的台中市第二選區排名二十八,林的台北市第五選區只排倒數第四。再以搖擺選票交叉分析,台中第三選區有三.八萬票,台中第二選區三.九萬票,台北市第五選區一.七萬票。洪慈庸與國民黨可能的對手楊瓊瓔之戰,關鍵就在中間搖擺選民,戰況緊湊可期;林昶佐搖擺空間小,台北市又處逆風情勢;陳柏惟有搖擺空間,但藍營基底過於雄厚,也屬艱困。
2020立委選舉,民進黨禮讓的第三勢力挑戰者,包括台灣基進陳柏惟(左起),及退出時代力量的立委洪慈庸、林昶佐。(資料照,盧逸峰攝)
除了搖擺選票對守成者、挑戰者皆有戰略參考意義,分析系統也提供「搖擺潛力」指標,做為大幅領先者或大環境足夠「順風」時的「固票」參考。像是藍營在台北市最穩的第八選區,尚有十一個里搖擺潛力破萬,皆是參選人可優先著手的目標。
即使搖擺指數高,仍須個案觀察
值得觀察的是,高流動選區是否有助分裂投票,提高如台灣民眾黨、時代力量、綠社盟等政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