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學生MBA畢業後,進了Google、Facebook、Amazon,就有人問我:「那Apple呢?」開玩笑!我學生那麼優秀,怎麼可能獨缺蘋果!今年即將從Kellogg畢業的Nicholas,去年在蘋果暑期實習並順利拿到return offer,身為蘋果愛用者的我,為自己將來購買蘋果產品之路感到開心,摁…這麼說好像不對?!應該要說,看到學生找到夢想中的工作,我感到非常開心(這才是真的啦)!
在Apple「實習」,但被「正職」的標準審核
當時Nicholas進入蘋果實習羨煞了許多人,但其實蘋果對於實習生的管理很嚴謹,學校一放暑假,立刻就進入實習;實習一結束,馬上接著開學。三個月的實習,每天行程都很緊湊,Nicholas說:「除了專案要處理,公司還有專門為MBA擬定一系列的制度,例如聽COO-Tim Cook的演講、參觀公司內部的實驗室等等,都是只有MBA才能參加,還好我是MBA(笑)。」
我在facebook工作的學生跟我說,臉書沒有特別的MBA program,都是大家一起競爭職缺,反觀Apple,MBA的確有很多好處,不過相對肩上扛的責任會比較重,就像蘋果生產的商品一樣,每個環節都被精準要求、一有瑕疵就被放大檢視。
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Nicholas悟出了一個道理:「拐彎抹角絕對不適用,直接了當最實在!」因為同事為了捍衛自己的想法,只要確信想法是對的、站得住腳,絕對會不客氣地回絕他人意見,「不客氣地回絕?怎麼說呢?」我好奇地問,「Sabina你回想一下,我們過去不是都被教導要有禮貌嗎,聽到跟自己相左的想法,要客氣地說『Umm, I think it is a good idea, but…..』,先稱讚對方再講反對的理由,但是在蘋果,常會聽到『No, I don’t think it is a good idea!』,說實在,我一開始還真不習慣欸,哈。」
Apple核心守則第一條-保密!
除了同事表達想法的態度讓他驚訝,蘋果對於研發的保密程度更是讓他大開眼界。在新進員工訓練的第一天,台上的主管就直接聲明:「請專注於自己團隊的事情,不要去干涉、探聽其他團隊在做什麼事。」言下之意,就是每個團隊在進行的專案都是秘密,別偷偷去打聽啦!
我以前也聽過其他學生分享,進入蘋果工作,連自己家鄉在哪都不能隨便說,因為假設你從Detroit來,有人會聯想蘋果是不是在發展無人車,有點扯!無論如何,蘋果內部跨部門聯繫的機會比較少,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不過換個角度想,世界各地的人都在猜測蘋果下個新產品的走向,不如此保密,怎麼能帶給全世界的果迷一次又一次的驚喜呢! (相關報導: 為何誠品是台灣一頁傳奇?虧15年不後悔、只為讓寶島被看見,吳清友的68年打拚心路 | 更多文章 )
既然蘋果這麼注重產品的隱私,「洩密」這件事情當然就被列為最嚴重的違規,Nicholas:「主管甚至會公開『因為洩密而被開除的員工』數據,也會三不五時舉實例給我們聽,養成了我們保密的好習慣。」不得不說,這個習慣真的很好,我:「ㄟ這樣以後我有秘密或八卦肯定第一個要找你!」「有什麼問題,Sabina妳放心,我絕對保密。(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