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最受期待的電影之一,莫過於由DC英雄漫畫發跡、最後獨立出自己故事的《小丑Jocker》了。「小丑」這個角色個性古怪,原本是《蝙蝠俠》中的反派,卻不像傳統套路為了凸顯英雄而存在,神秘的特質、黑暗的內心、超高的智商使他成為邪典代表,甚至不需要超能力就能與蝙蝠俠互相制衡。這個角色廣獲大眾喜愛,如今終於也要跳脫DC宇宙,講述個人的獨立故事了。
然而在看最新的《小丑》之前,你知道小丑這個角色曾有哪些經典版本嗎?讓我們來一一細數吧!
瘋癲初登大螢幕 詭異笑聲超經典
小丑這個角色出現在漫畫、電視劇許久,卻是在1989年第一次被搬上大螢幕,在電影《蝙蝠俠》中,傑克尼克遜飾演道德崩壞、泯滅良心的小丑,他的扮相詭異,個性又神經質,反社會的特性非常具有記憶點,傑克尼克遜在飾演時還總會發出特殊的笑聲,讓人不知道該害怕還是該跟著笑,這也因此成為傑克尼克遜版本小丑最經典的特色。
這個時期的小丑帶有些喜感,瘋瘋癲癲的作風頗具80年代電影的風格,傑克尼克遜的身形亦不像漫畫中那麼消瘦,使得小丑雖然邪惡,卻也有搞笑成分在,同時也是歷代小丑裡面,唯一有鬍子的一個。
希斯萊傑遺作 創下最難超越的小丑標竿
初代小丑傑克尼克遜將這個變態的角色演繹得活靈活現,也創下了超高票房,甚至讓人以為小丑的角色已經定型,然而到了2008年,希斯萊傑重新賦予了「小丑」另一個靈魂,此時的小丑不再具有詼諧成分,而是徹底的走向毀滅,內心只剩下黑暗、瘋狂與絕望。希斯萊傑的演出不但打破傑克尼克遜的票房紀錄,也成為歷代小丑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版本。
其實希斯萊傑會接演小丑完全是個意外。當初他參與試鏡是為了演蝙蝠俠,不料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看中他斯文外表下的狂野,不斷表明希望他出演小丑,開始希斯萊傑並不想答應,最後還是決定接下這個挑戰。
豈料飾演小丑之路困難重重,在電影開拍之後,由於希斯萊傑不具知名度,唯一有名的作品《斷背山》形象又跟小丑落差太大,不少影迷竟發起抵制、要求換角。獨具慧眼的導演諾蘭並沒有屈服於大眾,他深信自己的堅持是對的,希斯萊傑是最適合演小丑的人;而最後的結果證明了諾蘭的眼光,所有人無不為這邪惡迷人的反派瘋狂,也讓希斯萊傑版本的小丑成為史上最難超越的神作。
要獲得大眾的認同並不容易,其實除了導演的賞識之外,希斯萊傑也為演出小丑做足了準備。他從來不受到台詞的侷限,而是將劇本內化、即興發揮,彷彿真的成為違逆世界的小丑一般,把瘋狂的特質詮釋得淋漓盡致。此外,為了讓自己進入小丑孤僻的個性裡,希斯萊傑會準備一本筆記本,裡頭寫滿了恐怖的故事與令人不適的圖案,每當演完一幕,他就會在上面寫一個「BYE BYE」,好讓自己抽離劇中角色。
(相關報導:
撫摸屍體後,他意外有了性快感、從此踏上不歸路…美國真人版小丑,比《牠》還可怕
|
更多文章
)
不過希斯萊傑確實真有小丑的癲狂,除了寫筆記之外,他還曾把自己關在狹小的旅館房間43天,體會小丑徹底的孤獨;在開拍之後,更是要求對戲演員對他「打真的」,不但電影中所有被打的戲都是拳拳到肉,他也曾把對手打到昏迷過。
戲劇性的是,在希斯萊傑用所有精力演出《黑暗騎士》後,他卻沒能看見世界對他的讚賞,在電影上映之前,他就因為藥物過量而突發死亡,當天還是他滿28歲的第一天。
希斯萊傑的死引發了大眾諸多揣測,有些人說是因為小丑一角太過黑暗,以戲入魂的希斯萊傑因為無法抽離,最後走上絕路;不過希斯萊傑的姐姐出面澄清說,希斯萊傑在過世前一天還與家人有說有笑,他十分享受飾演小丑的過程,也有意演出下一部蝙蝠俠電影。
希斯萊傑的死因眾說紛紜,只是事實是甚麼,我們恐怕永遠也不會得知了。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候死亡,希斯萊傑彷彿與小丑一同成為神秘的傳說,不但導演諾蘭將下一部劇中的小丑戲份全部刪光、拒絕讓其他人再飾演小丑,相信在眾多影迷心中,希斯萊傑也成為了無可取代的經典。
希斯萊傑過世隔年,便以《黑暗騎士》中的小丑一角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神作之後再度翻新 《自殺突擊隊》小丑成亮點
雖然希斯萊傑在《黑暗騎士》中的演繹難以超越,2016年DC推出的新作仍請到了傑勒德拉托飾演小丑,他在劇中造型精緻,不像前小丑們那麼暴戾,而是多了藝術的美感。傑勒德拉托其實也是個實力派演員,他得過第86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主演過許多大片,甚至還是搖滾樂團「30秒上火星」(30 Seconds to Mars)的主唱。
由於前輩們太難超越,為了演出全新的小丑,傑勒德拉托感受到不少壓力,內心也因為角色扭曲的性格而受到影響,可以說是為了揣摩小丑的心境煞費苦心。而《自殺突擊隊》正式預告釋出時,傑勒德拉托所詮釋的小丑也的確非常吸睛,幾乎是整部預告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亮點。可惜的是,他最後在正片中的戲份卻幾乎被刪光,整部電影只出場約20分鐘。
預告選在希斯萊傑冥誕 宣告新一代小丑誕生
而即將於10月3日上映的《小丑》,首支預告特意選在希斯萊傑冥誕當天釋出。此舉不只是為了紀念希斯萊傑,更是要用希斯萊傑離世的日子,為下一代小丑開啟新扉頁。
繼希斯萊傑、傑勒德拉托之後,由《雲端情人》打響名號的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接下了此一重任。這部以低成本(約5500萬美元)打造的《小丑》新篇,不只有著全新劇情,小丑本身的經典設定也有改動。在DC漫畫中,小丑是蝙蝠俠最強勁的對手,也代表著黑暗勢力的犯罪天才,在小丑面具的掩護下肆意濫殺。但瓦昆接演的小丑,卻完全顛覆了以往的角色設定。他不再是個想冷眼旁觀、想借力使力讓世界陷入混亂的反派,新小丑是極端階級對立下,從底層陰暗之處蔓生出來的憤怒市民的代表。導演暨編劇陶德菲利普斯在威尼斯影展首映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解釋了新一代小丑與以往觀眾印象中(由希斯萊傑代表的)小丑之間的差異。
「我不認為這個小丑的目標是要看著整個世界陷入大混亂,這一版的小丑腦袋中的目標是全然不同的。在《小丑》開場的第一幕戲,就是他一個人坐著、強迫自己微笑與皺眉,這個角色其實是在尋求認同。我認為他被誤解成一種象徵,而他真正想要的其實就是崇拜。他從來就沒想過要破壞世界,這一版的小丑。至於過去的版本,那又是不一樣的故事了。不過我們這一版的小丑,(破壞世界)從來就不是他的目的。」—陶德菲利普斯
從預告中也能看到,與鏡子對坐的瓦昆,將兩手食指使力拉起嘴角,作出幾個故作微笑、卻略帶瘋癲的表情。瓦昆演繹的小丑幾乎失去了其他版本中所擁有的惡意,取而代之的是瘋癲狂笑和艱難處境中的力不從心。而這樣的轉變,或許也是瓦昆本人所要求的。據悉,菲利普斯為了說服他接演這個角色,多次登門拜訪,不斷回答瓦昆拋出的各種問題、據此修改劇情細節,直到瓦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