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遊戲真的很棒!《返校》《OPUS地球計畫》這樣征服世界玩家的心

《返校》、《OPUS地球計畫》都在台灣遊戲史上立下一個新的里程碑。(圖/風傳媒製)

2017年1月13日,除了是黑色星期五,對台灣遊戲圈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隔周就是大學期末考周,寒假都還沒開始,「返校」的熱潮卻已經席捲全台,為台灣遊戲立下一個新里程碑……

《返校》除了是一款以白色恐怖時期為背景的恐怖解謎遊戲外,也因為遊戲中濃濃的台灣文化、與台灣玩家相當貼近的歷史記憶,吸引了國內外的許多玩家遊玩,並在短時間內創下下載平台灣遊戲銷售冠軍、世界銷售排名第三名的佳績,可說是遊戲圈的台灣之光。也由於《返校》的熱潮,「獨立遊戲」成為1月下旬台灣網路上最熱門的關鍵字。

而在2017年的台北國際電玩展中,共有17 個國家、超過 67 款獨立遊戲製作團隊共同角逐《Indie Game Award》的七項大獎,除了《返校》不負眾望獲得最佳設計獎;另一款台灣遊戲《OPUS地球計畫》也殺出重圍,獲得最佳敘事獎。此外,《OPUS地球計畫》更獲得有「行動遊戲界奧斯卡」之稱的IMGA國際行動遊戲大獎「最具意義獎項」(Best Meaningful Play Nominated)提名,也曾獲選為全球Google Play編輯精選。

到底獨立遊戲是怎麼一回事?這兩個團隊又是如何跨出台灣?這次學長姐說特別邀請兩個遊戲製作團隊接受專訪,請他們為讀者揭開獨立遊戲的神秘面紗。

成功很容易?那是因為堆疊在後面的無數次失敗沒有被看見

創造《返校》的赤燭遊戲團隊與《OPUS地球計畫》的SIGONO團隊獲獎連連、也獲得世界各地玩家好評,能有這番成績,是無數經驗的堆疊而成。

赤燭遊戲共同創辦人王瀚宇和王光昊說,在組成赤燭前,其實團隊成員都各自在獨立遊戲工作室努力,並不是第一次做遊戲。「我們看起來好像是新團隊,其實大家都是有經驗的,自己已經賠過不少錢失敗過。只是剛好聚起來做了《返校》成功這樣。」

王光昊也聊到,其實《返校》也經歷過「砍掉重練」的過程,「團隊組成的初期,大家還在磨合。當時在做DEMO版,大家都覺得有哪裡怪怪的,但沒有人敢講,怕拖延到進度。」不過因為所有成員都對當時的作品不滿意,所以整個團隊還是坐下來好好討論,仔細檢討了一周左右,確定新的方向。「雖然整個打掉了,但這個經驗就留下來,也知道要怎麼溝通,後來就順利很多。」王瀚宇說。

而SIGONO的手機遊戲《OPUS地球計畫》則會在開發過程中就會定期檢核、在製作過程中就不斷修正。此外,他們也會找公正的第三方來試玩遊戲,「找一個完全沒有接觸過(遊戲)的人來試玩,他給的意見一定是最公正的,這樣如果流程或操作有問題,就代表真的有問題,而不只是『意見不同』。」遊戲製作人李思毅說。

(圖/郭丹穎攝)
王光昊、王瀚宇和李思毅向我們分享團隊創立的過程。(圖/郭丹穎攝)

只看台灣市場絕對不夠,目標全球玩家

《返校》及《OPUS地球計畫》都擁有相當多的國外玩家,這不是巧合,而是在設計遊戲之初就想好的事。畢竟台灣市場有限,遊戲再怎麼受歡迎,遊戲人口就是這麼多;加上現在只需要上架到網路平台,全世界都能夠下載遊戲,所以一開始,兩個團隊就都以全球玩家為目標。 (相關報導: 「進遊戲業好像也不錯?」想把興趣當職業,你要準備好這些! 更多文章

遊戲方式的部分,《OPUS地球計畫》的主題圍繞在「浩瀚探索,讓人從寂寞到富足」的主軸中,故事敘述一個機器人用望遠鏡探索宇宙、找星星,沒有玩家背景的限制,甚至對航太科技大國的中國和美國玩家來說特別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