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宜芳專欄:觀光客的烤鴨與小籠包

全聚德的師傅正在片鴨肉。(einalem@Wikipedia / CC BY-SA 2.0)

大抵世界各地都有其獨特知名美食,但像北京一道烤鴨就有如此多層次品牌差異並不多見。北京吃烤鴨最少可分五等級,其中「大董」堪稱土豪級,一隻二九八元人民幣的烤鴨只是平價菜式。

下午四點,手機顯示北京氣溫零下四度,我們(自以為)計畫精準,四點拿到號碼牌,顯示前面排隊有一四二號,那,七點總該能吃到晚餐吧?從包車師傅到在地出版社友人都說「四季民福」是如今最火紅、口碑最好的北京烤鴨店,無論如何也要一試。

觀光客為何執念旅遊地知名餐飲

火紅餐廳都有app,二維碼一掃隨時可查詢進度,於是一邊逛王府井大街一邊等待。一小時過去,消耗了十五桌,兩小時後,尚有一百桌,直到深夜十點,餐廳簡訊通知我們可以入座了。從早到晚,四季明福北京各分店人潮沒斷過。別以為這是過年盛況,平常時期最少也要等上一、兩個鐘頭。

我們當然沒有為了烤鴨在零下四度等上六小時的熱情。畢竟除夕夜已在「大董」吃過號稱京城第一貴的烤鴨。按照網路口碑以及友人評價,眾多知名品牌中,「全聚德」和「大董」是一上一下兩個極端,全聚德走量大質粗觀光客路線,大董往奢華高端大氣前進,四季民福才是在地人首選最符CP值的好選擇。總算在第二天下午三點,我們吃到了四季民福。

年假結束回到台北,到家附近的鼎泰豐吃飯,照例大排長龍、人聲鼎沸,服務人員中英日韓語好幾種聲道轉換。除了故宮博物院,鼎泰豐早已成為各國旅客到台灣必訪聖地。夾在觀光客中排隊,忍不住自問:為什麼全世界觀光客對於旅遊地知名餐飲的執念如此之深?

就如我們到了北京便想方設法要吃到據說最好的烤鴨;到了天津,則非要去到那家不斷播放普丁(Vladimir Putin)學著揑小籠包影片的「狗不理包子店」。答案很簡單,觀光客最大的成本是時間,要在有限時間內看到、吃到目的地最精華之處,當然要往口碑和人潮之處聚攏,這種執著本身沒什麼好丟臉。重點是:你的寶貴時間和金錢值不值得?有沒有浪費?

北京吃烤鴨最少可分五等級

因此,回來說說北京烤鴨的體驗吧,還真帶來不少「刺激」。大抵世界各地都有其獨特知名美食,到了法國我們自然要找油封鴨和香檳,到了德國想試試德國豬腳和啤酒,但如北京這樣,光一道烤鴨就出現如此多層次品牌差異的,似乎並不多見。

以粗淺實地考察,如今在北京,吃烤鴨最少可分五等級,大董堪稱土豪級,裝潢和服務都走時尚精品路線,從吊燈到餐桌椅一看就知花大錢,侍者則精選俊男美女,精裝印刷的菜譜比時尚雜誌更具設計感。在大董,一隻二九八元人民幣的烤鴨是其平價菜式,龍蝦、石斑、海參的高檔套餐才是主打,這讓「去大董吃烤鴨」變成可在朋友圈打卡炫耀之事。

北京烤鴨(ZhengZhou@Wikipedia / CC BY-SA 4.0)
如今在北京,吃烤鴨最少可分五等級,大董堪稱土豪級,裝潢和服務都走時尚精品路線。(ZhengZhou@Wikipedia / CC BY-SA 4.0)

第二級則像四季民福,價格低了最少兩成,裝潢高雅明亮,還有地道的北京菜;再往下一層還有局氣、利群以及便宜坊等中級知名品牌;至於九花山、小大董等烤鴨餐廳,就是在地人所謂「吃實惠不吃氣氛」的聰明選擇;胡同口小街坊的烤鴨小店就更家常。 (相關報導: 好講究!北京烤鴨規範出爐:鴨重2.5到3公斤,無破皮、無淤血、鴨掌紅潤、體型勻稱…… 更多文章

從一道北京烤鴨,可以看到中國餐飲集團資本化的規模、品牌差異化的細膩區隔,以及創意十足的行銷手法。例如高端品牌不大接觀光團體客人、每日只釋放限量網上預訂名額(飢餓行銷)、甚至要先付訂金;為了怕顧客排隊無聊,提供飲料、零食招待;為了確保服務品質,上網提供「服務不良」意見的消費者可獲得五百元人民幣回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