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第一艘本土建造的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Vikrant)號9月2日正式服役,交付儀式在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舉行。
BBC記者普羅希特(Jugal Purohit)在這艘航母入列海軍服役之前上艦參觀,一探究竟。

周五(9月2日)上午,45,000噸的維克蘭特號在正式交付海軍儀式後得到 INS 的前綴 (印度海軍艦艇的英文縮寫) ,印度總理莫迪也參加了此次儀式。
這艘航母建造耗時13年,印度終於迎來了這一時刻。
航母長達262公尺,寬60公尺,是印度自主設計和建造的第一艘航母,能搭載30架戰鬥機和直升飛機。
印度的另外一艘航母「超日王號」(Vikramaditya) 能搭載30多架艦載機。英國皇家海軍的HMS伊麗莎白女王號能夠搭載約40架戰機,美國海軍的尼米茲級航母能搭載60多架艦載機。

維克蘭特號航母的建造費用約2000億盧比(25億美元),最初預計在2017年前編入海軍服役。但是在航母的第二期建造過程中,延誤不斷發生。
現在這艘航母的交付使用對印度來說仍然是個重要的歷史時刻,令印度躋身於能夠自行製造航母的國家之列。對於印度總理莫迪計劃促進國內國防工業來說,這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航母維克蘭特號(意為「勇敢」)十分特殊,印度從英國購買、並於1961年服役的第一艘航母也是維克蘭特號。第一艘INS維克蘭特號成為印度國家驕傲的主要象徵,在好幾次軍事行動中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包括1971年和巴基斯坦的戰爭,該航母在1997年退役。
交付使用後,新航母維克蘭特號將在護衛艦,驅逐艦以及潛艇組成的艦隊的陪同下在印度和國際水域遊弋。
航母內部
維克蘭特號航母目前在喀拉拉邦政府擁有的科欽造船廠,交付儀式也在那裏進行。
維克蘭特號航母在服役後將成為1700名水手的的海上基地。
儀式舉行之前,航母上到處是技術人員,他們在修整電纜,擦拭內部,讓艦艇井井有條,為交付做準備。
航母上有船員,記者和來賓,在裏面感覺就像個喧鬧的大車間。
一名軍官把我們帶到控制室-- 「航母的心臟」。
高級輪機軍官塞伊·克里希南(Sai Krishnan)少校說,「從這裡控制燃氣渦輪發動機,決定這座浮動城市在海上如何遊動」。航母上的4台燃氣渦輪發動機能夠產生88MW的動力,足夠為一座城市供電。
航空母艦上有兩個廚房或餐廳,裏面有咖啡機,餐桌和椅子,擺放大型廚具。
一名軍官說,「如果這些廚房一起做飯,可以讓將近600人同時進餐。」
航母上還有一個16個床位的醫院,兩個手術室和一個急救室。
在機庫裡面,兩架俄羅斯造的飛機,一架米格-29K戰鬥機和一架卡-31預警直升機,停放在機庫後面。
維傑·希蘭(Vijay Sheoran)少校說,「這就像一個停放空間,艦員在這裏負責維護和修理。從這裏專門的升降機把飛機帶到飛行甲板上,然後開始起飛行動。」

印度海軍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在這艘航母上測試密集飛行。 (相關報導: 呂紹煒專欄:西方與俄「能源武器化大戰」的大贏家與大輸家 | 更多文章 )
飛行甲板軍官悉達思·叟尼(Siddharth Soni)少校說,「我們的飛行甲板面積將近12,500平方公尺,幾乎是兩個半足球場那麼大,在上面我們能夠同時搭載12架戰鬥機和6架直升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