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同陣營昔稱「同婚通過絕子絕孫」!1周年民調揭曉:9成民眾認為「對個人無影響」

「同婚1周年,大家接受同志了嗎? 」彩虹平權大平台社會態度研究調查公布暨正式立案記者會。(簡必丞攝)

同性婚姻合法化1周年以來,社會有變得不一樣了嗎?今(15)日上午前身為「婚姻平權大平台」之「彩虹平權大平台」舉行記者會,公布對於同婚之社會態度研究調查。有別於過去部份反同人士所言「同性婚姻會讓台灣社會崩潰」、「絕子絕孫」等語,調查顯示高達92.8%民眾認為同婚通過對自己個人沒有影響,可接受民意代表、行政首長、同學、同事、上司是同志的也都超過6成。

然而,民調也顯示半數民眾無法接受同性接吻、反對同性伴侶可進行人工生殖。台大社工系助理教授Ciwang Terya對此表示,即便同婚通過,社會對性別污名還是存在,接下來更多性平教育的推動、推廣還是關鍵。

彩虹平權大平台執行長呂欣潔表示,昔日「婚姻平權大平台」係在階段性任務完成後投入正式立案工作,以推動《748施行法》未竟事宜、消除各種因為性別產生不平等,希望來促成友善、多元、共好的台灣。至於本次研究委託趨勢民調執行,受訪對象包括全台22縣市年滿18歲的民眾,自4月底到5月初電話調查與手機抽樣,調查台灣社會人民對同婚的態度、影響、接納層次。

呂欣潔指出,過去反同團體常說同婚會對台灣社會有諸多負面影響,例如「絕子絕孫」、「爸爸媽媽會不見」,然而就本次調查結果,92.8%民眾覺得同婚通過「對我個人沒有影響」。至於對社會有無影響,50%認為無影響,11.9%認為有正面影響、28.4%認為有負面影響。

至於對同婚未竟事宜的態度,53.8%民眾同意推動跨國同婚、33.4%不同意,56.8%同意同志伴侶收養、38.4%不同意,42.1%同意修《人工生殖法》、50.1%不同意。至於對同志態度,74.1%認為可以接受在路上看到一對男女接吻、24.2%無法,到了相同性別接吻則變成48.2%可接受、48.7%無法,對此呂欣潔表示,從這題組,還是可以看到人們對於同性戀與異性戀的態度有落差。

自己小孩是同志接受與否兩極化 呂欣潔:需持續與社會對話

對同志身份的各種人接受度,民意代表為60.9%、行政首長58.4%。對此,呂欣潔表示:「這跟我自己選舉經驗滿相似的,很多民眾對於你是不是同志不是那麼在意、在意的是你有無能力解決問題,但仍有3成覺得不能接受。」

至於身邊的人如果是同志,是同事或同學的話有7成可接受,是老師、上司、主管有6成5可接受,醫師為6成6。呂欣潔指出,民眾對自己身邊親友跟相關人到底是不是同志,能接受的都是6成以上,但對象變成「小孩」,可接受跟難接受的比例就很相近,顯示如果孩子是同志一事對多數民眾來說還是難以接受,這是未來需要持續社會對話的。 (相關報導: 指侵女童竟辯「因材施教」!台南駭人校園性侵案 揭「優良教師」變身狼師犯行逾20年手法 更多文章

20200505-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婚姻平權大平台5日舉行台灣同志職場現況調查結果公布記者會,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呂欣潔出席。(盧逸峰攝)
彩虹平權大平台執行長呂欣潔15日出席「同婚1周年,大家接受同志了嗎? 」彩虹平權大平台社會態度研究調查公布記者會。(資料照,盧逸峰攝)

和同志無關係卻仍憂心同婚衝擊 台大助教:顯見恐同、刻板印象仍存在

此外,本次民調也顯示對同志接受度是隨年紀接受度逐漸下滑,越年輕的高達8成、高齡僅剩6成,若得知小孩在學校受到同志教育,可接受為53%、難接受42.7,而在30–39歲年齡層接受度達67.6%,顯示有學齡子女的家長族群對學校教同志相關內容接受度很高。整體來說,每項同志社會接納度雖然都有超過半數,但還是可以看到負面區塊存在這個社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