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謙專欄》民調最高的自民黨政治明星,卻註定當不了日本首相?

河野太郎。(自民黨官網)

日本政壇下半年的兩項重頭大戲,當然是9月29日的自民黨總裁(黨魁)投票、以及11月中旬的眾議院選舉,後安倍時代的政治版圖也將再次洗牌。接下安倍棒子的菅義偉一路走來雖然跌撞,疫情控制不力更讓民調屢創新低,但他仍奮力完成了東京奧運/帕運的舉辦工作。在派閥政治的運作下,「舉辦東奧」若是派閥領袖們的想望,那麼完成這項重任的菅義偉未必不會被這些「造王者」再扶上一把。

不過就在自民黨總裁投票日前26天,菅義偉卻無預警地宣告「不會競選連任總裁」。去年9月16日臨危授命,扛下舉辦東奧與對抗新冠爛攤的菅內閣,逾半日本國民終究對「東奧過關、新冠惡化」的成績單不甚滿意,菅義偉也只能以「我想專心對抗新冠疫情、無暇顧及總裁選舉」的說法黯然求去。去年9月才剛進入「後安倍時代」的日本政壇,短短一年時間「後菅義偉時代」又將匆匆登場,「誰會成為總理大臣」勢必成為未來一個月的熱議話題。

2021年9月3日,菅義偉宣布不再競選連任自民黨總裁,日媒隨即在地鐵站發送號外。(美聯社)
2021年9月3日,菅義偉宣布不再競選連任自民黨總裁,日媒隨即在地鐵站發送號外。(美聯社)

那麼誰最有總理相呢?

多家主流日媒最近都做了相關民調,《每日新聞》(8月28日)的前三名是石破茂(13%)、河野太郎(11%)、菅義偉(10%);共同通信社(9月5日)是河野太郎(31.9%)、石破茂(26.6%)、岸田文雄(18.8%);《讀賣新聞》則是河野太郎(23%)、石破茂(21%)、岸田文雄(12%)。由此看來,接下菅義偉棒子的日本第一百任首相人選,該是石破茂(曾任防衛大臣、農林水產大臣、自民黨前幹事長)與河野太郎(曾任防衛大臣、外務大臣、現任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捉對廝殺的勝出者吧?

可惜菅義偉的接班人並非經由全民直選,採用內閣制的日本是由國會議員互選,因此通常是由在國會獲得多數議席的政黨領袖出任。雖然自民黨目前在日本政壇基本上沒有敵手,但今年在國會改選前,自民黨總裁就會進行改選,因此下屆日本首相的決定者也不是日本參眾兩院的議員,而是有權投下自民黨總裁選票的人—382位自民黨籍國會議員(扣除參眾兩院議長),加上大約113萬的自民黨黨員與黨友。

日本行政改革擔當大臣河野太郎。(美聯社)
日本行政改革擔當大臣河野太郎。(美聯社)

如果單看票數,自民黨黨員的113萬票當然比議員的382票多上許多。問題是自民黨總裁投票的設計,是每位議員可以決定一票,現役議員既然是382人,當然可以決定382票;但去年有繳納黨費、會費的黨員與黨友,卻只能決定與現役自民黨籍議員人數相同的票數,因此即便媒體估算有權投票的黨員黨友約有113萬人,他們也只能共同決定382票。

此外,民調結果只能看出日本社會對自民黨政治人物的偏好程度,即便《讀賣新聞》也做了「自民黨支持者」的首相人選支持意向調查(河野太郎30%、石破茂21%),這也不當然代表河野太郎(或石破茂)能夠勝出。因為113萬黨員黨友只能決定766張總裁選票的一半,另外382張選票將由382位自民黨國會議員決定。但國會議員難道不會參考民意嗎?自民黨的國會議員不也是「自民黨支持者」(《讀賣》的調查對象)嗎? (相關報導: 日本政壇震撼彈!首相菅義偉宣布放棄連任,「無派閥、非世襲」的異色首相被新冠疫情擊潰 更多文章

石破茂。(美聯社)
石破茂。(美聯社)

遺憾的是,由於自民黨內盛行派閥政治(目前僅有48名議員沒有派閥),為了提名機會與選舉資源投靠派閥的議員們,往往會遵照派閥領袖從事政治活動,其中最重要的總裁選舉,更是展現派閥實力最重要的場域。在論資排輩與政治利益的交換之下,真正決定自民黨總裁誰屬的人選,毋寧是自民黨七大派閥的領袖。因為旗下議員的多寡不同,派閥之間自然也有大小之分,目前實力最雄厚的細川派(96席)、麻生派(53席)、竹下派(52席)、二階派(47席)、岸田派(46席),就囊括了300張總裁選票,因此這些派閥的老大們怎麼想,幾乎就決定了誰才能當上日本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