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貨運車站最繁忙時刻,不在人類清醒時段:《解鎖!北號誌樓》選摘(1)

高雄港車站北號誌樓。(取自維基百科)

1996年7月的某一個半夜,牆上的時鐘指著4點10分,天花板幾盞日光燈照亮北號誌樓2樓,值班的副站長和號誌員,正忙著監視高雄港站列車進出及調車轉線的動態,室內感覺相當悶熱,走出戶外的緣廊,才感覺一絲微微的涼風。

這時,掛在靠鐵路側東面牆上的「列車接近警報器」嗡嗡作響,幾乎是同一時間,行車無線電也傳來一陣呼叫。

「高雄港,601次下行接近!」

「收到,601次,你等一下進入A線2股準備停車。」

601次是從七堵開來的貨物列車,終點站是高雄港站,表定時間4點08分抵達。列車長用無線電呼叫「高雄港站,接近!」的地方,是剛從鼓山站開出來,大約在北斗街平交道附近,這樣看來,等一下進站的時候,大概是晚6分鐘。

不過,對601次這種長途的貨物列車來講,有時候中途各站裝載貨物,或是列車編組拆解、加掛,延誤一些時分,算是家常便飯。6分鐘的延誤,算是貨物列車的日常啦,不值得大驚小怪。偶爾也有像昨天的601次,因為沿途貨物較少,停靠時間縮短,竟然提前1個鐘頭抵達呢!

高雄港站和台灣其他200多個火車站不一樣,是專門的貨運車站,貨物不需要睡覺,所以高雄港站最繁忙的時間,不是正常人類清醒的時段,而是半夜時分,尤其是3點到5點之間,許多從七堵、彰化開來的班次,陸續抵達;而北上列車也正好編組完成,準備出發。

水銀燈從高聳的鐵架燈塔,照射在遼闊的站場,從五福四路平交道、高雄港檢車分段,到南邊的扇形機關庫,帶著慘白的色調。

「啊!601,你先機外停車,阮構內還有編組在調車,你稍等一下,我等一下打號誌給你。」值班副站長抓起無線電,急促地呼叫601次司機員。

「機外」是「進站號誌機外方」的簡稱,進站號誌機是定義「站內」與「站外」的界線,就像日本傳統神社的鳥居,人走過鳥居之後,就算是進入神聖的「境內」。這樣看來,北號誌樓後面的壽山上,也有一座從高雄神社大鳥居改造而來的忠烈祠牌樓,可以把它看作是區分仙境內外的界限呢!

話題有點遠了,我們再回到山腳下的北號誌樓。

當高雄港站內還在進行調車作業,或是路線被其他列車佔用,這時候,進站號誌機會顯示紅燈,或是臂木式號誌機呈現水平狀態。火車司機看到,就知道是「險阻」的意思,即將進站的列車,必須在進站號誌機外方停車,等候進站許可。

「構內」是從日本時代沿用至今的鐵道用語,指的是通過進站號誌機之後(內方)的站場範圍,也就是「站內」的意思。構內的調車作業,從某一股軌道,轉進另一股軌道,是北號誌樓值班人員要監控的重要工作。

構內現場作業的調車工,跑到鐵軌旁的高聲電話,「副座,612次編組連掛好了,可以準備開車了」。 (相關報導: 趕在過年前!台鐵瑞芳、猴硐坍方段搶通 3日恢復雙向通車 更多文章

612次,是表定4點12分從高雄港站出發,開往彰化的普通貨物列車,沿途停靠鼓山、左營、楠梓、岡山、台南、隆田……等站。列車一路上會摘掉,及掛上各種不同的貨車,例如鼓山站有台灣水泥公司的水泥斗車,左營、楠梓站有中油公司的油罐車,岡山站有敞車、蓬車、石斗車和空軍的油罐車,台南站有裝運公賣局酒瓶的蓬車,隆田站有被叫做「黃小玉」的蓬斗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