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近日因武漢肺炎疫情衝擊持續惡化,台海局勢也在五月面臨重重變數。台灣能否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總統蔡英文第二任的就職演說,以及隨後召開的中國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都可能在五二○前後,引發美中台三邊關係的連鎖反應。
台海看起來危險,實際仍算穩定
年初總統大選慘敗後,聲望不見起色的國民黨,雖已失去國際、兩岸事務的話語權,惟新任黨主席江啟臣仍積極重整國際、兩岸團隊。除成立國際事務部,並延攬在兩岸、外交領域有豐富實務經驗,也曾參與二○一五年新加坡馬習會的政大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出任黨副秘書長,專責處理國際兩岸事務。
黃奎博接受《新新聞》專訪,就疫情衝擊下的美中關係前景、兩岸關係可能走向進行分析。他坦言,當前國民黨處境艱困,只能「逆風低飛」,先凝聚黨內共識、強化兩岸論述,靜待台灣內部民意風向轉變。
不同於黨內有人提議現階段應避免與中國共產黨往來,等贏得選舉再談兩岸關係,黃奎博認為,不論是對美還是對中,國民黨都有必要增加互動頻率,畢竟兩岸的和平穩定,仍是藍營高度關切的課題。

對於疫情加劇美中對抗,川普(Donald Trump)政府鷹派又猛打台灣牌,外界憂心美中可能在南海或台海爆發衝突,甚或出現代理人戰爭。黃奎博研判,美中衝突大於合作的趨勢雖會持續下去,但南海爆發代理人戰爭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因為周邊國家相對自制,美國僅能拉一些朋友到南海走一走,還是得自行出頭抗中。
黃奎博強調,南海衝突最怕美軍與解放軍「擦槍走火」,雙方機艦接觸越多,出事的風險就越大,並沒有代理人的問題。至於台海情勢,他指出:「看起來很危險,但實際上仍非不穩定。」危險的原因是,美方配合台灣推動國際參與,美國國會也通過友台法案,引發中國對美國介入台海事務的高度警覺,更激起內部的愛國主義,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則趁機操作,意圖凝聚出鞏固習核心的氛圍。
蔡五二○演說難對北京釋善意?
黃奎博說,當前兩岸官方聯絡管道完全斷絕,氛圍也很不好,民進黨政府間接支持去中國化或去中華民國化是很清楚的。但弔詭的是,北京既不讓我方說中華民國,又堅持不能丟掉中華民國,否則就認定是搞台獨或獨台,兩岸誤解越來越深。只是因為有美國的介入,台海還能在危險氛圍中維持穩定,「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不高。」
只不過他也承認,美國與中國對抗又常牽扯台灣議題,或許會促使北京反過來修理台灣,「這不但有邏輯上的可能性,且在實務上也很有可能。」黃強調,國民黨的立場是希望美中台形成三組雙邊關係,如同在馬政府時期那樣,可以各自良好運行,台灣不要變成美中之間的麻煩,「美中關係不管是改善或惡化,也都不要拿台灣當代價。」
黃奎博表示:「國民黨在美國人心中的信任度,不見得會輸給民進黨。」即使過去幾年國民黨較疏於與美方往來,但目前國民黨主事者很清楚與美國溝通的重要性,未來也會積極增加互動頻率。他強調,國民黨與民進黨最大的不同,就是對台海局勢的預判及控制,國民黨將提出中肯分析,讓美方覺得有建設性,不會只聽信一方的言論。
至於台灣今年參加WHA的機率,及蔡英文五二○演說是否對北京釋放善意?黃奎博並不看好。他判斷,今年參與WHA的機會甚低,而蔡演說的基本調性,也要看WHA的結果來決定,蔡很可能已騎虎難下,面對綠營自家大內宣操作出來的強烈仇中、反中氛圍,若她還回到一六年就職演說表面上的善意,恐怕在綠營內部會被認為不夠強硬。
藍營為兩岸和平,加強互動頻率
黃奎博指出,國民黨不只要增加與美國互動頻率,也必須設法在台灣內部把兩岸和平穩定的主張講清楚,現在兩岸和平雖是逆風,但難說何時就會變成順風,國民黨應有民意風向隨時會變的認知,「在論述上做好攻防的準備。」 (相關報導: 台灣空域「有夠忙」!共軍運8機又闖我防空識別區,遭廣播驅離 | 更多文章 )
尤其黨內多數意見都認為,國民黨即使在野,對兩岸和平仍有責任。黃奎博說,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國民黨與對岸互動頻率也要增加,因為兩岸的和平穩定,靠國民黨喊也沒用,還是要與北京溝通。他強調,當台海發生狀況時,台灣是飄不走的,還有對岸百萬台商的權益,「現實就擺在這裡,不可能假裝共產黨的影響不存在,眼睛一閉就可以安全過五十年、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