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週報
午安,
從下週開始,走走每日報將調整出刊頻率,變化如下:
- 走走晚報:週一~週四
- 一週好文:週五
歡迎提供任何建議與鼓勵,我們都會認真參考!
「世界走走‧她們的行動」系列講座陸續上線中!
當代女性與多元性別的人們,透過表述、參與、共同行動,融塑出有機的嶄新社會。但當她們忠於自我、「挺身而進」(lean in)之後,如何找到自我與世界連結的位置?又面臨哪些真實挑戰?「她們的行動」系列講座邀請 6 組 截然不同的女性,分享屬於當代台灣女性獨一無二的Herstory
- 11/1 【游擊文化|做書游擊戰:開拓女性/少數的言說空間】 致力於出版少數者議題的「游擊文化」,聊聊多年來耕耘女性、性別與其他社會議題的出版經驗。【搶先報名】
- 11/5【吳媛媛|我在瑞典看見普通人的幸福】 有沒有一種生活方式或社會制度,能讓最多人得到幸福?來自台灣的吳媛媛,在瑞典看見了這種「追逐青鳥」的姿態。【搶先報名】
- 11/12 【王冠云|從見證者成為局內人:我與巴勒斯坦的故事】 自由寫作者王冠云兩度踏上巴勒斯坦土地,不做「遙遠的旁觀者」拿開大國主流媒體的疏離濾鏡,聽見巴勒斯坦人的聲音。【搶先報名】
【台灣】若得冤屈,終將平反
那個島嶼住著6000多人,其中3000多人都落在同一個戶籍地——她們都是政治思想犯,說著各種腔調的多種語言,共同經歷是在綠島監獄留下的故事都曾被遺忘。《流麻溝十五號》電影本週在台上映,以女性柔軟兼且強大的身影補足白色恐怖歷史中二元對立的一塊,更重要的是,未來想起「火燒島」,我們可以不用只想起成龍鬥毆流血的黑道電影,而有機會看看「Untold Herstory」。
【中國】Bridge Man
- 紐約時報中文網 - 四通橋事件鼓舞下,中國年輕人的政治覺醒
「想要民主的中國人,你們在哪裡?」中國二十大以「習家軍」大獲全勝落幕,不少中國民眾看著這一幕,心裡卻惦記著十幾天前,四通橋上拉著布條「罷免獨裁國賊習近平」的男子。他的勇氣僅僅存在一瞬間就被公安抹去,卻已點燃不少人對自由的渴望。投入池塘的石子沉沒了,但泛起的漣漪還在波動,擴散。
We brought Bridge Man's message to the Chinese Embassy in London! Do you think the banner is big enough? #solidarity #SitongBridge #Sitong #四通桥勇士 #四通桥 pic.twitter.com/zzDayCBLul
— Free Tibet (@freetibetorg) October 20, 2022
【香港】留下來
身在台灣可能難以想像,由於地狹人稠、回報率低,香港到2019年都沒有回收飲品紙盒的習慣,直到「喵坊Mill Mill」創立才有轉變,現在這間回收廠每天回收3噸飲品盒、10噸雜紙的規模,數以萬計的香港人因此建立回收習慣,喵坊卻因狹隘的發展主義面臨關廠命運。此篇專訪深入了解創辦人葉文琪的故事,也看著他憑藉遠見及對香港的深厚感情,從跨國企業總經理一路堅持成為「回收佬」的風雨。

【Herstory】因為髒,所以自由
對大多數女性而言,父權框架下的性經歷並不浪漫,但談論那些令自己愉悅、或令自己痛苦的性事,卻又不為主流社會所接受,也導致許無論男女都不曾正視自身的慾望。南韓作家洪承喜透過《紅線》看似百無禁忌的「露骨」內容,試圖與各種各樣不受歡迎的人與身體產生共鳴。她更成為一位「酷兒主義薩滿女巫」,擁抱泛靈信仰中解放萬物的平等與平靜。非常推薦一讀!

【我的身體,我的關係】掉出來的衛生棉
- 德州媽媽沒有崩潰 - 談月經貧窮
近年愈來愈多人重視月經貧窮議題,多數人都能想像「沒有衛生棉可用」是多麽無奈又辛苦的事。網紅「德州媽媽沒有崩潰」分享的童年經驗讓人卻看見另一種層面的月經貧窮——即使家庭並不貧困,仍有可能因為家長狀態和知識不足,讓來經的少女承受不合理的辛苦,也凸顯月經教育絕不只是女人與女孩之間的事,而是每種性別都需要理解的平等教育。 (相關報導: 專訪《紅線》洪承喜:南韓90後薩滿巫女,追求性愛與世間萬物的解放 | 更多文章 )

【一個點子的誕生】換個顏色就好
- 是「媽媽包」也是「爸爸包」 - 時空折疊育兒包
有了寶寶,家長出門常常帶著尿布、奶瓶等全套裝備,可以承裝許多小物的大容量包包也被暱稱為「媽媽包」。實際上,很多家庭出遊是由爸爸背著沈重包包,大部分媽媽包卻是粉彩色調,設計上也不適於男性體型。但這款主打中性色與不同尺寸的「育兒包」,光是改變顏色與名稱,就翻轉了多餘的性別刻板印象,也用設計支持育兒不分男女的平等理念。(本篇保證沒有業配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