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敏政/嘉義報導
嶄新一年,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全方位啟動建設類、規劃類及活動類之工作重點,加強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之國際級旅遊環境與遊憩服務品質提升,希冀打造阿里山為「安全、生態、樂活、永續」的國際觀光度假區。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示,「雞」極建設真吸睛,包括:
(一)觸口地區:觸口為台18線進入大阿里山地區的重要入口,現有之觸口遊客中心、牛埔仔遊憩區及鄒族集聚的逐鹿社區,富有生態美景及人文薈萃,為打造阿里山迎賓入口門戶,今年規劃於逐鹿社區興建文化展演中心、市集改善、整體氛圍營造,並於觸口園區建置梅花鹿復育園區,另亦計畫於牛埔仔遊憩區設置展演場所,並完備相關遊憩設施,串聯周邊遊憩資源,讓觸口地區成為另一觀光旅遊新亮點。

太平雲梯模擬圖
(二)鄒族南三村:山美、新美、茶山地區為鄒族原住民居住部落,部落內景觀怡人,人文及自然資源豐富,極具遊憩發展潛力。山美「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為高知名度景點,今年將加強相關導覽與解說設施;另考量鄒族部落需求及文化特色,將就原新美工藝館老舊設施進行改善,設置獵人野營場地,並改善茶山地區獨具特色的涼亭景觀與旅遊服務設施,以帶給遊客深度旅遊體驗,更進一步瞭解鄒族文化。

牛埔仔遊客中心
(三)太平地區:太平雲梯周邊之停車場與太平遊客中心業已竣工,太平雲梯主體工程終止契約後業已重新發包,刻正積極趕辦施工中,期能達成今年6月底完工之目標;另為使太平雲梯整體遊憩動線更為完整,雲梯南環步道已發包施工、雲梯北環步道辦理規劃設計中。並持續推動「太平地區周邊觀光發展建構計畫」,就太平地區周邊空間進行整體規劃,辦理太平社區周邊景點步道串聯、環境美化改善與服務設施興建,以豐富遊程內容,提升旅遊服務品質。未來將再串聯至太興、碧湖、龍眼等地區景點,打造成為大阿里山北茶道旅遊亮帶,帶動地方產業與經濟發展。

逐鹿部落分享節活動
其他各項重要發展計畫及成果包括有:
觀光發展建構計畫:為發展轄區重點地區之觀光旅遊事業,自105年起至106年辦理觀光發展建構計畫,其中,105年已推動太平地區、太和來吉豐山地區、阿里山森鐵沿線(梨園寮、交力坪、水社寮)、台18線(觸口、公興、公田地區)、嘉義166及162甲線周邊(文峰、金獅、仁壽、瑞里及瑞峰)地區等4項觀光發展建構計畫,透過環境特色營塑、產業優化培訓及適性活動導入,行銷推廣多元套裝遊程,以增進地方產業收益,建構觀光旅遊新亮點。
空間環境營造計畫:為塑造空間特色及觀光發展建構計畫後續持續進行空間氛圍營造,105-106年進行太平地區觀光環境及產業風格營造計畫,在前開各個觀光發展建構計畫完成後持續辦理氛圍營造計畫;此外,針對具個別特色地區亦進行空間環境營造計畫,如「阿里山頂湖地區轉角環境營造計畫」(105-106年);另針對原住民地區亦辦理「特富野部落文化空間形塑計畫」(105-106年)、「達邦部落文化空間形塑計畫」、「逐鹿文化展演中心及鄒市集規劃設計」(105-106年)、「阿里山逐鹿市集環境改善暨音樂展演空間營造計畫」(105-106年)以塑造鄒族原住民文化意象之空間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