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期中選舉:罕見台裔與韓裔角逐,中國因素如何成為重要手段

朴銀珠(左二)2020年當選美國眾議員,成為首批在聯邦層面當選官員的三位韓裔女性之一。

2022年美國中期選舉前夕,駕車駛過加州南部的橘郡(Orange County)地區,在繁忙的街道口和商鋪林立的地方,遠遠就能看見豎立著許多鮮紅色背景的競選廣告。上邊用黃色大字寫著「中國的選擇:陳介飛」(China's choice Jay Chen),文字右側有一顆五角星,象徵共產主義。

44歲的台裔人士陳介飛是該選區的一位聯邦眾議員參選人,嘗試和現任共和黨聯邦眾議員、67歲的韓裔朴銀珠(Michelle Steel)競爭這一席位。

陳介飛曾在一所學校推動過以「孔子課堂」命名的中文教學,對手試圖利用這一點將他與中國和共產主義結合在一起。美國國務院在2020年宣佈將孔子學院列為外國使團,即中國的政治宣傳工具。

在本次美國中期選舉中,大到聯邦層面,小至州一級的選舉,中國因素普遍被用作重要的選舉手段。不論哪個黨派,都越來越多地使用這種策略——要麼攻擊對手與共產主義有聯繫,要麼指責對中國過於軟弱。 美國媒體將這種策略稱為「抹紅」。

這種現象從川普時期就開始蔓延,螺旋式惡化的中美關係加上新冠疫情的爆發,令中國議題成為美國政治中的焦點。

這次中期選舉也不例外。在加州的國會45選區,一場罕見的亞裔對決更凸顯出中國因素如何被當做選舉策略。儘管兩位候選人都強調,競選取決於通貨膨脹、石油價格等廣泛問題,但他們的亞裔身份卻成為彼此攻擊的素材,令兩位候選人之間劍拔弩張,更激起許多選民的憤怒。

支持孔子學院引發的爭議

在朴銀珠發出的一份競選廣告中,陳介飛舉著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站在一間兒童教室裏。牆上掛著毛澤東、列寧、胡志明等共產黨領導人的畫像,以及中國國旗等標誌。上邊還用越南語寫道:「陳介飛邀請中國進入我們孩子的課堂。」

在她的團隊發出的另一則視頻中,兩名穿著深綠色制服的越南裔美國人對話,背後擺放著中國國旗,以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毛澤東的畫像。一位說,「陳介飛花了上千萬美元將孔子課堂帶到加州。」另一位說,「陳將中國的政治宣傳故意帶到美國學校裏?」前者回答,「沒錯,他是我們中的一員,一名社會主義戰友。」

視頻的最後,一行字幕寫道,「陳介飛,他是共產主義的完美人選。」

這一選區跨越洛杉磯縣和橘郡,是美國在去年人口普查後進行的10年一次的選區重劃中新創建的,是美國種族最多元的選區之一。選民約三分之一是亞裔,當中一半是越南裔,這裏是美國越南裔人口最多的地方之一。這部分解釋了為何將對手與共產主義結合是一項重要策略。

針對這些暗示,陳介飛在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說,「我父母來自台灣,我祖父現在還住在那裏,她竟敢說我是共產主義者,並且試圖煽動反亞裔情緒,這是我經歷過的最糟糕的事情了。」

這樣的攻擊還讓他想到10年前競選國會議員時,有些競選標語寫著「投給美國人」。「那就是假設我不是美國人。」 他說,他的團隊還接到很多涉及種族歧視的電話,說他作為一個外國人沒有資格競選公職。 (相關報導: 美國期中選舉倒數》兩黨選情一次看!拜登的印太戰略及兩岸政策又將如何變化? 更多文章

陳介飛的祖父母在中國內戰時從大陸逃到台灣,父母在台灣出生,後來一家人又在蔣介石治下的戒嚴時期來到美國。他在美國出生、長大,進入哈佛大學讀書,畢業後在一家諮詢公司任職。他還在美國海軍服役了12年。他曾在2020年時競選眾議院席位,後來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