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代接班人不睦,泰山經營權爭鬥5年!龍邦從盟友變敵人,終結詹家71年獨攬局面

龍邦從盟友變敵人,終結詹家71年獨攬局面。(圖/今周刊)

從2016年以來,泰山年年都傳出有經營權之爭,從家族內鬨演變成外強入侵,龍邦從盟友變敵人,終結泰山由詹家獨攬71年的局面。

12月16日,老牌食品廠泰山企業召開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事。2016年以來屢成話題的泰山經營權之爭,這回雖因公司派與市場派龍邦建設提早談和,不但股臨會現場並無硝煙,且改選結果也符合雙方協商結果;然而熟悉內情人士解讀,連年動盪的泰山董事會是否真能自此長治久安?恐怕得且戰且走。

當日股臨會現場,在公司派主導,持股32%的市場派龍邦建設僅派一名投資部經理出席的情況下,不到1小時就迅速結束。最終投票結果,由公司派取得4席普通董事及2席獨立董事;市場派龍邦則拿下2席普董與1席獨董,公司派不但繼續掌權,還因找來101大樓前董事長陳敏薰擔任獨董,也成為焦點。

內部不睦外敵環伺

公司派須戒慎恐懼

從結果來看,泰山公司派固然取得最終勝利,但這次終究是泰山成立71年以來,第一次有詹家以外的勢力入駐董事會,而且一口氣取得3分之1的董事席次。不僅如此,「若考慮到詹家的分裂,以及被指為龍邦建設幕後老闆朱國榮的過往作風,詹家要維持經營權,恐怕仍須戒慎恐懼。」知情人士表示。

自彰化員林發跡的泰山成立於1950年,由詹玉柱等四兄弟所創,以泰山沙拉油聞名全國後,再跨足飼料、飲料領域,並以泰山仙草蜜與八寶粥站穩食品市場,成為食品大廠。但自2016年第3代堂兄弟爆出內鬨後,泰山幾乎沒有平靜過,內有第3代屢屢互鬥,外則有不少財團環伺。

2007年,第2代正式交棒給第3代長子詹岳霖。2016年間,其他3房的第3代堂兄弟妹合作,聯手扳倒詹岳霖,改由詹晉嘉、詹景超與詹逸宏等3房堂兄弟共治,不料1年後,詹晉嘉就遭解任董事。近兩年,市場也不時傳出詹逸宏與詹景超堂兄弟彼此較勁,此次改選後,新的董事會則將詹逸宏拉下董座,換原總經理詹景超上位。

詹家股權經過3代傳承,股權相當分散,持股32%的龍邦已經坐穩泰山最大股東。只是,為何龍邦朱國榮願意和談,而不是在此次一舉拿下泰山經營權呢?

事實上,最早看上泰山經營權的「外人」,被指是國內機能飲料龍頭保力達集團。2018年,保力達已持股泰山超過3成,詹逸宏與詹景超為了抵禦外敵,遂將股本從35.3億元擴增為50億元,藉此稀釋保力達股權,並找來中纖老三王貴增與元大證券董事邱憲道參與私募現增,據悉,當時也透過友人請朱國榮幫忙在集中市場買股。

傳言指出,未料當朱國榮進場買股後,保力達卻對泰山持股轉買為賣,使得龍邦必須不斷加碼攤平,而當龍邦持股超過兩成時,詹家卻也開始對朱國榮起疑,認為其有意奪泰山經營權。據聞,當時詹逸宏、詹景超曾對外提及朱國榮的「入侵」意圖,但朱國榮聞訊後反而持續大買泰山,直至目前掌控的32%股權。 (相關報導: 公司面臨破產危機,他買下來自己當老闆!21年後掛牌上櫃,股價翻3倍 更多文章

持股32%坐穩最大股東

朱國榮似意在整合油脂市場

不過,「放長線釣大魚,一向是朱國榮的策略。」一位熟悉朱國榮的人士說,就像過去拿下龍邦的經營權一樣,朱國榮即使已經成為龍邦最大股東,仍然願意與當時的董事長朱炳昱共治一段時間,隨後陸續設法說服正新、美利達等老股東賣出持股,之後才正式入主龍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