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該吃什麼才能讓媽媽、寶寶都健康?專家專業解析「孕婦關鍵5寶」

準備懷孕的女性,應將身體調整至健康狀態,並維持理想體重,以作為懷孕之準備,讓媽咪與寶寶一起贏在起跑點。(示意圖/dianaforsberg92@pixabay)

「一人吃,兩人補」,想要生出頭好壯壯聰明、高人一等的寶寶,孕媽咪攝取的營養是關鍵!有一些懷孕婦女擔心孕期體重飆升,所以刻意減量,甚至挑食,導致營養不均衡,恐造成早產風險。藥師提醒,產前、孕期就要在飲食上下功夫,尤其懷孕營養有五寶包括:葉酸、維生素D、葉黃素在內,皆不可少,才能讓媽咪與寶寶一起贏在起跑點。

產前、孕期及產後需額外補充熱量、蛋白質、維生素跟礦物質

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藥學碩士趙順榮藥師指出,產前、孕期及產後期間,媽媽需額外補充熱量、蛋白質、維生素跟礦物質等營養素,以應付母體本身代謝與胎兒成長所需。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孕產婦應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多攝取深色蔬菜、全穀雜糧,且應主要來自天然食物,至於,為什麼維生素跟礦物質也很重要?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呼籲,預備或正在懷孕當媽媽的婦女要注意葉酸、鐵、碘的攝取。對於胎兒生長發育,頭好壯壯非常重要,是奠定寶寶一生健康的基石。最新哈佛研究也認同產前、孕期及產後補充維生素營養素的重要性。

應該如何正確補充維生素跟礦物質呢?建議不是選擇單一營養素或礦物質補充劑,最好在醫師、藥師或營養師建議下,選擇優質的孕婦專用綜合維他命,以補充產前、孕期及產後足夠的礦物質和維生素。

(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懷孕有五寶!葉酸、碘、鐵 、維生素D、葉黃素皆不可少

懷孕第一寶:活力星「葉酸」

於預備懷孕前3個月開始至懷孕中期,需注意補充葉酸,有助於紅血球的形成,以及幫助胎兒的正常發育與腦部中樞神經發展,缺乏葉酸會引起胎兒腦及脊髓的先天性神經管缺陷。國民健康署提醒: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育齡婦女每日建議至少攝取400微克(mcg)葉酸;準備懷孕婦女則在受孕前一個月至懷孕期間,每日攝取600微克的葉酸;哺乳婦女建議每日攝取500微克的葉酸,以供自身與胎兒所需。

丹麥前瞻性研究:補充葉酸可增加生育能力

趙順榮藥師表示,目前在所有的助孕相關的營養品中,較有科學證據力而且比較完整且一致的,大概就是葉酸(維生素B9)了。以近期一項來自丹麥的大型研究為例,學者從2007年2011年追蹤了3895位備孕中的女性,使用綜合維他命、葉酸,以及後續懷孕的狀況。結果發現,有使用葉酸(包括單純補充葉酸,或者是補充含葉酸的綜合維他命)的女性,比沒有使用的女性每個月懷孕的機會多了15%。尤其,在月經週期不規則的女性,研究發現葉酸可能有幫助排卵正常化的效果。

懷孕第二寶:智多星「碘」

懷孕期間胎兒缺乏碘,將造成流產、死產、先天性異常;新生兒則會生長遲緩和神經發育不全,嚴重者將導致罹患呆小症,甚至增加嬰兒死亡率,媽媽缺乏則會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因此,國民健康署提醒:建議育齡婦女每天攝取140微克的碘,懷孕期間及哺乳期對碘的需求量會增加,孕媽咪每天需攝取200微克碘;哺乳期的媽咪每天需攝取250微克碘,或多吃富含碘的天然食物,以及採用碘鹽。

(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鐵是造血劑,孕婦若長期貧血,會造成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展遲滯及容易引發早產。參考「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育齡婦女及懷孕婦女每天攝取鐵量為15毫克鐵,懷孕第三期的婦女每天攝取鐵量應增加到45毫克的鐵,包括富含鐵質的食物或補充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