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冷戰》為什麼香港超級重要?因為這裡是中國富人把錢悄悄送出去的大門!

人民幣的命運,與中國當局最終解決債務與去槓桿化問題的決心息息相關。(圖/pixabay)

人民幣「貶值」

二○一五年八月十一日,當時股市尚未回穩,中國人民銀行毫無預警地調降人民幣兌美元匯價的每日中間價百分之一.九。中國人民銀行此舉立刻引發人民幣的大跌,跌勢之大是自一九九四年那波人民幣貶值以來最大,當時的人民幣貶值遠超過此次,不過是在完全不同的匯率制度改革背景之下。就官方來說,此一行動與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每日中間價的技術性改變,主要是為增加人民幣匯價的彈性,並且幫助人民幣在該年稍晚加入特別提款權之內。

然而不論當局是怎麼想的──易綱,中國人民銀行的新行長,當時是副行長,承擔全責──他們被迫花了數以十億計的美元來支撐人民幣回穩。此一干預行動的成效短暫,人民幣暫時止跌,接著又出現新一波的跌勢,在二○一六年底達到近人民幣七元兌一美元的水準。從二○一五年八月到二○一六年中,估計中國共燒了近五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來支撐人民幣。不過,直到政府當局加強與實施新的管制資本外流措施與經濟趨穩之後,人民幣才算真正恢復穩定。

受到陸股暴跌、希臘債務影響,近日亞洲股市慘澹。(取自股票明牌臉書)
2015年陸股暴跌觸發人民幣貶值,幾乎讓中國金融體系崩潰。(取自股票明牌臉書)

中國的外匯儲備在二○○○年代持續增長,自二○○三年的四千億美元於二○一四年達到逾四兆美元的頂峰。但是到了二○一七年一月,外匯儲備降至約三兆美元的水準,減少的部分大都是發生在二○一四年六月到二○一六年六月。外匯儲備增加是因為國際收支順差,帶動美元進入中國,中國人民銀行以人民幣向各銀行買進美元,然後再投資海外,主要是投入美國債市。

二○一四年之後,情勢逆轉。中國人民銀行必須賣出美元資產來支撐人民幣匯價,這並不是因為經常帳轉變,而是因為資本外流到世界其他地方,其中包括外國直接投資、組合投資、貿易信貸、外匯與存款外流,以及其他的金融交易。外流資本中有一部分是所謂的「熱錢」,也就是所謂的資本外逃。

資本外流增加的原因,有一些是完全合理的。美元因為預期美國利率走升而上揚,與此同時中國企業開始償還之前所借的美元貸款。總而言之,隨著時間的演進,中國已從外國直接投資的淨進口國變成淨出口國,許多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都在擴大之中,他們有時是投資在非主流的區域,例如房地產、賭博與娛樂事業,有時則是投資能源、工業與科技。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已由一二三○億美元升至二○一六年的二一七○億美元。

不過,中國在二○一五到一六年的經歷還透露更多訊息。人們對人民幣兌美元匯價維持穩定的信心低落,然而這卻是匯價之中最重要的條件。人民與企業有各種各樣的方式把錢財送出中國,其中包括對來自香港的進口品高報貨價、對運到香港的出口品低報貨價、向香港經紀商購買保單、澳門的賭場、洗錢,或在倫敦、紐約與舊金山等城市購買房地產,甚至是地下金錢走私行動。 (相關報導: 還是英國容易發大財!「普通香港市民」李嘉誠砸千億,竟然是買1,000家啤酒屋? 更多文章

中國富人如何把錢悄悄洗出國?方法很多:把香港的進口貨報價調高、把運到香港的出口貨價壓低、在香港購買保單、在澳門賭場洗錢,或在倫敦、紐約與舊金山等城市購買房地產,甚至是走私。

要估計資本外逃的金額不容易,不過從國際收支平衡表上的一個項目可以一窺究竟。此一項目是「淨誤差與遺漏」,主要是沒有記錄的經常帳與資本帳交易,往往所反映的是資金非法或者至少是非正式地離開中國。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資料,淨誤差與遺漏顯示自二○一二到一四年,平均一年的資本外流金額是七百億美元,而在二○一六年增至二二三○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