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青春留不住,還是做個大嬸好!名醫鄧惠文,道出身為「歐巴桑」3大驕傲

鄧惠文:「在他人眼中,歐巴桑不像以前那麼美好了。這不是一種主動的選擇,而是,為了活下來,就變成這樣子了...」(圖/鄧惠文@facebook)

在他人眼中,歐巴桑不像以前那麼美好了。這不是一種主動的選擇,而是,為了活下來,就變成這樣子了。即使用青春燃燒的愛逐漸成為灰燼,我們還是守在一旁,等著看看有沒有煉出一點滴,金一樣發光的東西——這就是,歐巴桑的勇氣……

以往我接到的採訪主題不外是「兩性溝通」「婚姻秘訣」或「女性如何做自己」,但今年收到的邀約竟然都是「大齡女子」!第一次我請助理婉拒,覺得對方真是沒禮貌,有必要這樣提醒我年紀大了嗎?接著另一家雜誌又提了同樣的主題、然後還有第3家、第4家……

「不能談點別的嗎?」我對年紀只有我一半的助理大聲抗議(奇怪又不是她的錯)。助理像安撫動物那樣柔聲的對我說:「請冷靜。如果一直拒絕,會不會讓大家誤以為您很在意年齡呢?」

於是我只好強顏歡笑的接受。接著助理幫我上了一課,原來現在的流行語稱中年女人為大齡女子。這詞很好,但我還是對「歐巴桑」或「大嬸」比較有認同感(果然是歐巴桑——無法接受新事物)。

以下是我和身邊歐巴桑們的心得。歡迎2、30代的妙齡美眉也來看看,您應該會感嘆「比起歐巴桑,無論如何我還是優勢啊!」,就算在失戀中也會發現「能為感情如此牽掛也不過這幾年了」,因而感到幸福吧!

回憶

變成歐巴桑的好處之一,就是常常可以說「10年前」「20年前」「30年前」,數大便是美,數值愈大愈有力。不過,不知是記憶力衰退,還是歷史事件陳放太久變質了,歐巴桑回憶的事情,與事實常有出入。例如,出現於本書的幾位要角,是我的高中同學,最近有人說起懷念以前去福利社買熱騰騰的麵,有人深感困惑:「蛤?我們學校有福利社嗎?」

歐巴桑們分成兩派,一派肯定「有福利社」,一派堅稱「妳們記錯了那應該是妳們大學的福利社」,雖然各執一詞,但各人對於自己的記憶其實都不敢完全信任。兩邊合力求證,經過多方考據,還挖出校園平面圖,終於拍板定案:「母校是有福利社的」。哼,我一直記得就是有的,因此看到結論時很得意。

沒想到接下來有人說「惠文以前常常去福利社買布丁」,我的自信瞬時瓦解了,什麼!福利社不是只賣熱食嗎?然後我們又吵起來,關於有沒有賣熱食,有沒有賣零食,而大家都說沒有賣包子……此時我突然驚覺,我一直確信存在的敝女校的福利社的畫面,應該是建中的福利社,因為記憶中我是去買包子。(讀者之中如果不巧有建中畢業的歐吉桑,請不要告訴我建中的福利社沒有賣包子,這打擊太大了我會失去最後的自信而不知如何生活下去)

連福利社這種輕鬆又明確的記憶都會亂碼掉,更不要說是歷史上的男友了。「我最近收拾東西找到以前J哥送給我的銀手鍊,居然都沒有變黑耶!想想他對我的愛就像純銀一樣呢!」喝茶時歐巴桑一號甜滋滋地說。

我很想告訴她,那個明明是P送妳的,因為他那時不知道要送妳什麼還跑來問我,去買手鍊之前他還抱怨妳有夠難搞自以為是公主。可是我沒有說,為什麼沒說?當然是因為我捨不得傷朋友的心,不過坦白講我也不確定我是不是把她的事跟我自己的搞混了。 (相關報導: 為何一堆女人年過30還自稱「女孩」?其實青春的定義不在年齡,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更多文章

那天晚上,我夢到某前男友來跟我說:「最近手頭很緊,以前送妳的金手鍊可以還我嗎?」我說你送我的明明是銀的,怎麼可以說謊要騙金的回去?然後我醒過來不斷想著:金斧頭與銀斧頭的童話故事,寓意是什麼?在枕邊摸到眼鏡戴起來一看,才清晨5點,接著就完全睡不著(早醒無疑也是歐巴桑的標誌之一)。我也不只一次懷疑過,分手時說我一定會嫁給無趣的男人的,到底是那一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