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台中人,可曾想過,最有印象的是那個區域?會為外地來的朋友怎樣導覽台中?現在台中有一群年輕人,努力挖掘沒落中區的常民生活軌跡,探訪老市場品嘗人情好滋味。他們希望把台中在地文化發揚國際,透過徒步導覽,邀請大家深度認識台中城市的美好。
2015年,年輕的徐銘遠和他的夥伴成立「TC Time Walk台中時空漫步」,進駐「中區再生基地」作為工作室,因為對台中的熱愛,他們選擇在中區深耕、出發,想為台中城做些不一樣的事。
年輕的徐銘遠和他的夥伴成立「TC Time Walk台中時空漫步」。(圖/ 台中好生活提供)
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的徐銘遠,其實是新北市新莊人,和許多同齡的朋友一樣,剛開始對台中的印象也是一中街、逢甲夜市的熱鬧與美食。熱愛旅行的他,畢業後有二份藥師工作,為的是實踐他每年四次的旅行夢想,持有國際導遊、領隊執照的他,同時參與國際志工的服務。
「在柬埔寨、埃及、尼泊爾、內蒙、緬甸等地擔任國際志工時,給我很大的震撼。許多擁有專業的人,並不被自己的專業設限,醫生也能參與蓋博物館、工程師也能幫助生產精油…人能發揮的價值,原來可以這樣自由、無限,讓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充滿深刻的樂趣。」
決定放棄藥師的穩定工作,結合旅行與公益的夢想之路,徐銘遠走得並不輕鬆,尤其是父母那一關。直到今年徐爸、徐媽來台中,和兒子在餐廳吃飯時,遇上有二十多年歷史的華泰咖啡老闆,「老闆對我的讚許,讓爸媽終於理解我在做什麼,認同『讓更多人深度認識台中』是一件有價值的事。」
引進在地深度導覽
2014到2015年,徐銘遠以工作存下的60萬元完成小時候的夢想──環遊世界。當時他踏足世界最南端的南極,並用緩慢的速度向北陸路旅行,跨越整個南美洲、中美洲、北美洲,到達北極圈迎接2015年的第一道幸福極光。看似浪漫的旅行歷程,所有的起居問題、語言障礙、危機處理都是自助旅行者的考驗。
而在南美洲第一次接觸到「Free Walk Tour」,讓徐銘遠開了眼界。這是由在地人組織、十分友善的旅行導覽系統,將只有在地人才知道的在地生活經驗、文化內涵,介紹給想認識真實城鎮樣貌的外地人,而來自不同國家文化的旅客也能在這場導覽中交流。
導覽參觀「大同國‧小花園」,這是由社區居民和學校共同將閒置空間變成有藝術氣息的可食小花園。(圖/ 台中好生活提供)
「什麼是國際化?我認為,由在地人向國際介紹在地文化,讓國際外來客看到在地生活,在地人也以獨特的在地文化為榮,那才是國際化的深意。」當時徐銘遠觀察,類似「Free Walk Tour」的組織,台北已有數個,台中卻尚未開始。
喜愛台中生活氛圍的他,認識了剛從國外回台、有共同理念的劉沛妤,兩人共同創辦了「TC Time Walk台中時空漫步」,一起深耕台中在地風華。他們花了數個月,藉由田野調查的方式,深入台中市各區做調查,把台中的歷史原貌一一挖掘出來,像綠川的歷史是什麼?火車站為什麼現在要高架?東協廣場過去的繁榮程度不是現在台北東區可比擬?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做議題性的探討。
(相關報導:
當假天鵝與假柳樹取代蝙蝠飛舞,夜鷺、小白鷺覓食畫面,柳川改造對台中有比較好?
|
更多文章
)
一個台北人、一個歸國學人,怎麼連結在地資源?徐銘遠說,找到「中區再生基地」就是一個開始。他們認識社群、拜訪店家,一步一腳印打基礎。包括台中共同工作空間「好伴」、做街友導覽的「角落微光」、為東南亞議題發聲的「1095」等,彼此共享資源,截長補短,也讓曝光度加乘。店家大多很友善,也很希望藉此帶動中區經濟;而透過老人口述歷史的故事,讓年輕團隊更能深入理解在地生活。
串聯在地資源,培訓在地導覽員
「我們把台中人的生活、美食、故事做整合,賦予沒落的舊城區塊新的想法和新的思考角度,並和學校、在地團隊做交流,希望用合作的方式連結大家的想法,激發更多領域的交流。」從一開始兩個人輪流做導覽,到今年9月培訓導覽員累計超過一百人,導覽活動也累計超過一百場,參與人數累計超過一千人次。
「導覽人員來自各行各業,都對台中這塊土地有濃厚的情感。所以導覽沒有固定的內容和方式,而是藉由在地人的眼睛和專業,給予多元的介紹。」徐銘遠說,導覽人員是組織很珍貴的資產,透過講義、雲端資料、自修與主動學習,多次跟隨見習、考核,才能擔任全程導覽。除了語言能力,也要克服害羞和懂得應變,像交通有狀況、路線怎麼改,都是課堂上沒教的導覽考驗。
導覽員帶參與者騎乘iBike,走訪一般觀光客較少前往的區域。(圖/ 台中好生活提供)
目前台中時空漫步規劃有六條導覽路線,其中兩條中區導覽免費參加(夜訪,古城記憶Night Tour– Chill Chill Taichung、日訪,舊城遊走101 Day Tour– Downtown Adventure),其餘則有收費,免費導覽的參與者於活動後,可自由給予導覽員小費。「在國外也是如此。這是給導覽員的鼓勵,也彰顯導覽的價值。」徐銘遠說,旅人來到台中,不用帶觀光手冊,可以一早就來參加他們的行程,由在地導覽員化身最佳觀光指南,那裡有好玩、好吃的,跟著他就對了。
開發新視野與新體驗
以收費活動「菜市,小食趣Local Market Biking Tour」為例,導覽員帶著大家騎乘台中市公共自行車iBike,走訪一般觀光客較少前往的區域,如台中州立圖書館、泡沫紅茶一條街、道禾六藝文化館、村上公學校(西區忠孝國小)、第五市場、戶方、台中州廳等,分享不曾聽聞的在地深度故事。
「『樂群豆漿』有江蘇老兵的故事,沒有血親的兩個世代卻以手藝傳承人情滋味。『太空紅茶冰』的名字怎麼來?因為老闆開業那年是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啦!」當然,還有市場美食任選,由專人買來任君品嘗。「有人覺得收費800元有點貴,但這趟旅程為你開發的新視野、新見聞、新體會,正是價值的所在。」
「我知道這裡,卻從來不知道有這些店。」、「為什麼有人願意這樣付出,做這些事,不收錢還講到『燒聲』?」來自參與者的熱情迴響,讓徐銘遠感受到鼓舞和溫暖。
徐銘遠不諱言,目前營收還未打平,爭取政府標案是目前穩定資金來源的方式之一。今年4月,為了對外營運順暢,確立組織職權,另成立沃克未來文化有限公司,期待把「自己的城市自己說」當作品牌精神,在地長遠經營。
串連大台中,活化城市文化創意
對於大台中的城市導覽,徐銘遠有很深的自我期許。年底與盧安藝術合作,規劃綠光計劃區的導覽,參與者體驗講故事、現場作畫,期待跨界合作的嘗試迸出更多火花。規劃具主題性、文化教育意義的導覽路線,並擴大外地的能見度,則是他明年的計畫。「現在的導覽路線,可能再調整升級。我們構想『菜市,小食趣』最後能讓大家做一碗『第五市場麵』,在市場採買食材,然後一起料理,完成一碗獨一無二的在地記憶風味。」
他期待2018年的台中花博,不只帶動后里觀光效益,也能串連大台中,讓台中時空漫步等組織規劃三到四天的城市旅行,活化整座城市的文化創意,「我們都準備好了,希望市府能提供適合在地團體接的中小型標案,我們一定努力做。相信台中城市的笑容、風景、味道,一定能帶給旅客不同的人生啟發。」
結合旅行與公益的夢想之路,徐銘遠走得並不輕鬆。(圖/ 台中好生活提供)
作者介紹│徐銘遠
文 葉亞薇 攝影 澄攝影 圖片提供 徐銘遠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台中好生活雜誌(原文標題:台中時空漫步 自己的城市自己說 徐銘遠為外地客導覽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