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品尚稱端正,生活頗為檢點,待人和藹可親,慷慨贊助藝術、科學、教育與醫療的億萬富豪病逝,我們大概很難想像社群網站會出現「#開趴慶祝XXX死亡」這樣的標籤。但是上個星期在美國,這樣的事情真的發生了。
1兆6000億身價的富豪與亞馬遜野火
大衛.科克(David Koch)23日在紐約因前列腺癌過世,享壽79歲。他的身價大約505億美元(新台幣1兆6000億元),與哥哥查爾斯.科克(Charles Koch)並列《富比世》(Forbes)全球富豪榜單第11名,兄弟倆掌控的「科克工業」(Koch Industries)是美國第二大未上市企業,年營收超過臉書、高盛(Goldman Sachs)與美國鋼鐵(U.S. Steel)的總和。經營事業有成之外,科克歷年的慈善捐贈高達13億美元(新台幣400億元),從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Lincol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到華府「國家自然史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都看得到他的名字。
2019年8月,巴西亞馬遜雨林野火燎原,地球生態遭遇嚴重威脅(AP)
「氣候變遷否定論」、自由放任主義大宗師
在科克死亡的同時,南美洲巴西亞馬遜雨林野火連天,再一次凸顯全球氣候變遷的嚴峻威脅。而這名億萬富豪與他哥哥之所以遭到憎恨、詛咒,原因就在於兩人堪稱「氣候變遷否定論」(climate change denial)的大宗師,多年來致力於質疑氣候變遷、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的科學論證。科克兄弟不是學者,但他們運用財富與權謀,讓美國政府在氣候與能源政策上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對人類今日的生存危機「貢獻良多」。
簡而言之,科克兄弟為民主國家的「金權政治」樹立了難以超越的「典範」,他們砸大錢建立了一個涵蓋遊說組織、選舉機器、草根組織、智庫與大學的網絡,人稱「科克八爪章魚」(Kochtopus),不但強而有力,而且無孔不入,讓兄弟倆信奉的「自由放任主義」(libertarianism)成為美國右派、共和黨的主旋律之一。兄弟倆沒有當過一天公職,但是影響力超越許多美國當代政治領袖。
自由放任主義的核心觀念就是個人自由、群體(例如企業)自由至上;政府雖然是「必要之惡」,但對人民生活、企業活動的管制與介入越少越好,最好一切交給自由意志與自由市場處理。換言之,自由放任主義要求的不只是「小政府」,而且是「最小政府」(minimal government)。在資本主義體制,大企業家多多少少都是自由放任主義的信徒。
查爾斯.科克(Charles Koch)(YouTube)
沒有當過一天公職,卻以「黑錢」掌控保守派與共和黨
大衛.科克曾以「自由黨」(Libertarian Party)副總統候選人身分投入1980年美國大選,但只拿到約1%的普選票。兄弟倆記取教訓,將財力與心力轉向調性較接近的共和黨,從此成為共和黨最重要的金主。拜2010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SCOTUS)「聯合公民訴聯邦選舉委員會案」(Citizens United v. FEC)判決大幅解禁競選資金之賜,科克兄弟的「黑錢」(dark money)在美國政界更是泛濫成災,沒有人知道他們歷年到底花了多少錢,但從政治結果來看,兄弟倆顯然沒有當冤大頭。
2016年對「科克八爪章魚」而言是一個轉捩點,兄弟倆並沒有表態支持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因為此人的人品令他們鄙視,在政策理念方面也有許多扞格,尤其是保護主義、反移民、反穆斯林與基督教福音派社會價值觀。後來川普可以說「接管」了共和黨,反過頭來對科克兄弟的影響力嗤之以鼻,但他解除聯邦政府監管、大開環保倒車、對企業大幅減稅的作法,仍然符合科克兄弟的理念。
川普曾經聲稱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是「中國人搞出來的騙局」,目的在於打擊美國(高碳排放的)製造業;他2017年1月上任之後不久,就宣布退出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簽署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科克兄弟再怎麼不屑此人,顯然也會擊節讚賞。
順我者生、逆我者死的「科克八爪章魚」
2009年美國眾議院通過《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American Clean Energy and Security Act),試圖建立碳排放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cap and trade),「科克八爪章魚」發動錢潮與人海戰術在參議院將它封殺。同一年,南卡羅來納州聯邦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英格里斯(Bob Inglis)表明支持對燃煤發電廠開徵碳稅( carbon tax),「科克八爪章魚」再度傾巢而出,隔年在黨內初選將他做掉,以儆效尤。綠色和平(Greenpeace)統計,從1997年到2017年間,科克兄弟撒下1億2700萬美元(新台幣40億元)贊助92個針對氣侯變遷議題胡攪蠻纏的機構。
如今的共和黨,已經是一個徹頭徹尾、不折不扣的「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否定黨」,美國發生再多的極端氣候事件,恐怕也無法改變共和黨的走向。今年7月全球均溫再破歷史記錄,與台灣關係友好的德州共和黨籍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上推特說:「現在是夏天。」一位民主黨國會領袖曾形容,共和黨人都對「科克」(Koch音同coke,可口可樂、古柯鹼或焦炭)上了癮。
近年科克兄弟發動一場針對地方政府的「聖戰」:反對政府興建大眾運輸系統。這類計畫觸犯了自由放任主義的「政府干預」「提高稅率」兩大禁忌,而且會讓民眾少開汽車(少用汽油)、政府少修馬路,對「科克工業」的營收不利。這也再度證明,科克兄弟為了家族企業利益,非常樂於犧牲公眾利益。
2019年8月,巴西亞馬遜雨林野火燎原,地球生態遭遇嚴重威脅(AP)
挽救時機已逝,氣候浩劫將至
最讓人感歎、遺憾的是,如果美國政府早在1990年代或2000年代就採取行動,因應氣候變遷危機,帶動世界各國齊心協力。那麼今天的人類或許就不會面對一再創新高的全球均溫、海冰融化的北極、冰川消解的南極洲與格陵蘭(Greenland)。2009年,地球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是370 ppm,如今已超過410 ppm。
從各種跡象來看,就算冥頑不靈的共和黨在明年失去政權,一切為時已晚,人類遲早將經歷一場氣候浩劫。對於科克兄弟都有子孫,兩人加起來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產,應該可以形成某種「防護罩」;但世界上其他數十億人就不可能那麼幸運。大衛.科克死亡引發的詛咒與憎恨看似刻薄惡毒,其實痛心疾首、悲憤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