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委會補助成立的「轉芎林.地方創生駐地工作站」,今(24)日上午正式進駐有85年歷史的芎林鄉金玉豐精米所,由客委會主委李永得、新竹縣長楊文科、芎林鄉長黃正彪、縣議員鄭昱芸、鄉代會主席林彭玉連、上山村長彭達棟和多位村長、代表參與揭牌儀式。
地方創生注入年輕活水,找出當地特色品牌
客委會主委李永得肯定芎林鄉公所的效率和團結,他說,這個工作站吸引年輕人、文史工作團隊進駐,一起對未來的發展進行討論、提出建議,並保存文化資源,他同時承諾,只要對客家文化保存、客家福址提昇有幫助的計畫,客委會一定全力支持。
縣長楊文科的峨眉老家昔日也經營精米所,參加這場開幕典禮特別有感,他期許未來有更多人參與,分享芎林的文化脈絡與故事,年輕人回流一起探討芎林的未來,針對精米所旁昔日用於灌溉、迄今還持續運轉,給人生生不息印象的水車,留下深刻印象,楊縣長認為將是一大觀光亮點。

芎林鄉長黃正彪表示,地方創生工作有賴於在地人的參與,今年開始推動的駐地工作站,就是要注入年輕活水、找出芎林鄉的地方特色品牌。今年重點工作放在鄉內資源調查與潛力分析,歡迎鄉內的民眾來工作站,分享芎林的文化脈絡與故事,一起探討芎林的地方認同及未來願景。這會是一個3年、5年連續性的計畫執行,要吸引更多的地方耕耘者與年輕人,一起投入芎林鄉的地方創生工作
民國45年興建完成的芎林金玉豐精米所,在107年7月公告登錄為新竹縣歷史建築,是議員鄭昱芸的老家,在社區辦理土地重劃時歸縣府所有由芎林鄉管理。鄭昱芸說,會走入政壇,一開始的想法是要活化這棟有歷史意義的建物,現在成為竹縣第一個地方創生駐地工作站,她百感交集,感謝各界的協助。 (相關報導: 開滿櫻花的懷舊車站、絕美薰衣草森林…全都在新竹內灣線!揭秘鐵道之旅夢幻景點 | 更多文章 )
「轉芎林.地方創生駐地工作站」未來將扮演公共參與、青年返鄉、文化產業升級及地方創生服務的平台,調查芎林六大文化面向,包含生活、生態、節慶、技術、教育、藝術,透過資料收集、實地踏勘、鄉民訪談歸納出芎林鄉的幾個主要發展方向,作為本年度文化產業專題與創新升級成果,為芎林鄉地方創生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