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機關鍵零組件國產化,士林電機搶頭香。離岸風機製造商菱重維特斯(MHI Vestas)今(21)日與三菱電機簽訂附條件採購合約,要將100隻風機的高壓配電盤交由士林電機組裝,預計目前所有國產化合約可在台創造92億新台幣產值、及5300個工作機會。菱重維特斯及開發商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也藉機向政府呼籲應調整本土化要求,才能在台創造更多離岸風電產值及工作機會。
為了滿足經濟部的風電國產化政策,菱重維特斯計畫在台採購9MW風機所需零組件,目前已和金豐、上緯等簽訂塔架及葉片材料合約,今日再與三菱電機簽訂附條件採購合約,並由士林電機進行組裝、測試。菱重維特斯共同共行長拉斯·邦杜·克羅斯各(Lars Bondo Krogsgaard))指出,依目前手中900MW風機訂單所列的本土化合約,預計為台灣帶來92億產值、並創造5300個相關工作機會。

士林電機資深副總郭約瑟表示,與三菱電機在台合作超過60年,此次將負責組裝66kV氣體絕緣開關配電盤。他說明,配電盤設計則由三菱電機負責,但由於最終成品需符合能承受高鹽害、高度氣密性等要求,士林電機也可透過此次合作提升技術能力。
16項特定零組件須國產 開發商:專利項目不可能本土化
由於今年底包含CIP在內的多家風電開發商將送交產業關聯性報告,國產化落實程度也受外界關注。CIP台灣區執行長侯奕愷(Jesper Holst)指出,政府強制規定16項特定風機零組件需國產,但如菱重維特斯的功率轉換系統有申請全球獨家專利,不可能本土化,政府應該調整不合理的國產化項目。 (相關報導: 成本低、效率高、產量大、更環保!法國綠能先驅「EOLFI」力推浮台式離岸風電機組 | 更多文章 )
拉斯‧邦杜‧克羅斯各也說,菱重維特斯已提出另一套國產化方案,包含葉片在地化生產等,可在台創造更多產值及工作機會,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彈性,盡早落實在地生產。CIP台灣區計畫開發長許乃文也說,目前菱重維特斯提出的方案是在台設立電力轉換器模組組裝廠,組裝零件有7千個,技術含量高、更是第一次在丹麥以外的地區設廠,希望政府能接受這項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