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習近平世界觀的核心利益是什麼?陸克文:共產黨領導、國家統一、經濟持續成長

習近平(美聯社)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星期四(5月10日)在《外交事務》雜誌上撰文分析影響習近平看世界以及中國行為的七大核心利益。他把這些利益歸納為七個同心圓,其中位於最內圈的是共產黨的中心領導,其次是國家統一和經濟的可持續增長等。陸克文在文章中還指出,到目前為止,中國並沒有意圖取代美國充當「世界警察」。

陸克文說,外界都在關注習近平的鞏固權力,但是較少人在考慮習近平到底如何看待這個世界。陸克文說,這很重要,因為這決定了中國將以何種方式來對待外部世界。

陸克文說,在習近平的世界觀裡,共產黨的核心領導超越了專業化的國家機器,共產黨的意識形態超越政治上的務實。他說,習近平的世界觀裡混雜著經濟成就、政治懷舊、民族悲情還有新的政治自信,總之是明確背離了鄧小平「韜光養晦、等待時機和決不當頭」的教導。

陸克文把影響習近平的世界觀的幾大核心利益納入七個同心圓。位於最內圈的是共產黨的中心性(centrality),其次往外延伸的是國家統一。第三個圈平衡經濟增長和對環境的擔憂。第四圈是對與中國接壤的14個鄰國的友好控制。第五圈是投射區域海上力量。第六是利用經濟力量,平衡整個陸上勢力範圍。第七,緩慢改變美國二戰後建立並領導的以制度為準則的國際秩序,使其更好地符合中國的利益。

不過,他指出, 習近平能否獲得全部或是部分成功仍然是個未知數。

將黨和國融為一體,維護共產黨執政高於一切

根據陸克文的文章,位於同心圓最內層的是維護中國共產黨及其統治的超越一切的利益。

陸克文寫道,過去四十多年來,西方國家都在認為,中國會慢慢擁抱全球自由的資本主義體制,但是許多西方學者忽略了中國1990年代末的一場內部討論。這場討論的結論在本世紀前十年已經得出,那就是,中國不能出現制度性的變革,中國將繼續成為一黨統治的國家。

陸克文指出,除了希望確保共產黨的長期生存之外,中國領導層還相信,沒有共產黨位於中心地位的強大領導,中國將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全球大國。他說,儘管這次大辯論的結果先於習近平上台十年,但是習近平促成了中國這個進程的轉變,把中國變成一個共產黨執政的國家資本主義社會。

陸克文說,習近平毫無內疚地樹立黨的權力、威信和特權,將黨的機器凌駕於國家行政機器之上。陸克文指出,過去幾十年,共產黨的地位減弱,黨只是一個更狹隘意義上的意識形態角色,但是現在不同。習近平明白如果繼續把共產黨從與國家真正決策進程相關的機構中去除掉,這會進一步導致黨的褪色。陸克文說,習近平現在是在加大干預,試圖扭轉這個趨勢。

陸克文說,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領導層已經越來越強調政治意識形態而不是務實的政策。習近平和中央領導層的其他人知道,一旦中國的人均收入跨過一定的門檻,政治自由化的需求幾乎不可避免地要出現。中共對此的回應就是進一步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意識形態,並加大宣傳力度,把黨的形象和國家的形象融在一起。 (相關報導: 川普對中國是敵是友?美國總統鬆口「救中興」,中美關係怎麼走 更多文章

陸克文說,習近平相信自己可以擊敗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的歷史觀。福山認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將是政府的最終形式。他說,由於習近平的目標因為國家控制的新科技(中國內部安全機構使用的社會信用分和人臉識別系統)得到進一步強化,許多中國人相信習近平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