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真心、做自己」在這一個多小時的訪談裡,亮哲提了無數次,從讓人認識他的《冒險王》開始,走在演藝路上,「真誠」是慢熟誠懇的他一直奉為圭臬的原則與信仰。即便在成為眾人熟知的八點檔、舞台劇專業演員的現在,這份信仰似乎是他始終不曾拋棄的初衷。
意外走進演藝圈,用誠懇態度當上冒險王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適合這個圈子,也從來沒想說一定要大紅大紫,只希望在這個圈子能一直保持誠信、真心。」亮哲誠懇地說,眼裡透著堅定。以前從未想過要當藝人,一心想賺大錢又愛畫畫的他,在大學就讀室內空間設計系,全心全意朝著設計師之路邁進,要不是在大四那年和朋友打賭參加校園歌唱比賽,就此被唱片公司相中,他也不會以預備歌手的身分開啟演藝大門。
只不過在接受了一到二年預備歌手的訓練後,亮哲仍然未獲得正式發片的機會,期間也沒有任何演藝邀約找上門,直到被《冒險王》製作組相中,邀請他參加二代主持人的試鏡。亮哲說,自己的外型並不是最出色、全場表現也幾乎是最差,卻憑著最早到場的「誠懇」打動了製作組,最後獲得了機會,讓製作組決定賭一把。「冒險王的那次試鏡,確定了我『走歪路』的過程。要不是冒險王,我想在合約到期後還是會回去做我熟悉的設計。」他感嘆地說。
憑著「真誠」打開的機會,當然也讓亮哲在接下主持棒的期間,對節目付出百分百的誠意與用心,亮哲說:「像冒險王這樣的外景節目,我們沒有勘景,去到當地,尤其是危險的地方,活著回來就是撿到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緣分的安排,在與世界各地的人互動、和團隊人員朝夕相處中,亮哲也感受到不管面對的是什麼人,只要用心對待,大家都能發自內心交流,這是《冒險王》所帶給他最大的體悟,也是他始終堅持誠信、真心的初衷。
外型陽光帥氣,熱愛冒險、運動的他,從《冒險王》中找到對於人生最重要的價值─真誠。
因兵役暫別事業,重回演藝圈,從演戲學起
陽光帥氣的外型與上山下海的「英雄式」主持風格,讓他漸漸受到觀眾注目,慢慢嘗到走紅滋味,卻也讓他感受到「急流勇退」的衝擊。
演藝事業原本應該風生水起的他,卻在主持節目一年後遇上對所有男星而言最大的衝擊─兵役。長達一年多的時間從未在鏡頭前曝光,亮哲退伍後真實地嚐到「被冷落」的滋味,還年輕的他很難對這樣的差異馬上適應,也不免自暴自棄,萌生起「乾脆回去做設計,做喜歡的事」的念頭。
只不過人在陷入低潮時,挫折似乎接連而來,當時亮哲家中突然遭遇經濟變故,在急需收入的壓力下,亮哲只好再次放下做設計的想法,繼續在演藝路上耕耘。
「人家用科班4年學演戲搞懂的事,我花了大概10年才走上專業演員的路上,現在才感到自己好像『有點』專業。」
亮哲自認不是一個聰明人,做事比較土法煉鋼,只要遇到學習都希望有機會全盤了解,面對演戲這件陌生的事,他依然保持這樣的態度,「既然決心要做,那就回歸戲劇的源頭:劇場」。
因緣際會下,亮哲跟著姐姐的腳步,進入屏風表演班,不像科班出身的其他門生,一開始就對戲有底子和興趣,亮哲是徹頭徹尾的門外漢,像塊滴水未沾的海綿,在懵懵懂懂中慢慢吸收,跟在李國修大師的身後,從小角色開始慢慢觀摩、嘗試,漸漸了解到演戲的核心價值。
從劇場演到小螢幕,至今出演過多部八點檔與舞台劇的他,這樣區分二者的定位,八點檔非常速食,很考驗一位演員的功底,消耗能量又充滿挑戰;而舞台劇則是充實演員內在的充電場,跟八點檔演員完全相反,不是短時間出產內容,而是將同樣的橋段重複上演,經過不停地咀嚼,每次演出都會激盪出不同的火花,會對劇本、對角色有很多思考。「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好的演員出演電視後會三不五時回到劇場,在消耗內功過後總是要找地方重新充電,自我升級的!」
剛開始接觸演戲,亮哲對於自己的演技都不忍直視,靠著真誠與踏實的努力,邊做妝髮邊讀本的他,現在已是眾人眼中的專業演員。
找到演藝與設計的連結、踏實走著自己的演藝路
原本踏入演藝圈只是圖新鮮好玩,無念無想、無欲無求,一切順其自然的他,只是跟著人生這條河緩緩而流,卻在一次次的演戲中,讓他回到愛設計的初衷,找到演藝與設計的連結─「創作歸根結底是同一件事情」,那一刻,走在演藝路上的他,眼裡才真正有了光、執著與企圖。
「我很慢,我真的很慢,慢到小孩都長大了,我才覺得有一點成績。」亮哲開玩笑地說,「但也因為慢,我才覺得人生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實」。說到這裡,亮哲默默拿起了放在面前的非洲黑咖啡啜飲一口,醇厚口感、帶有原野氣息的花香及果酸的滋味似乎就像亮哲和他的演藝人生─慢熟敦厚,雖然帶著這一路走過淡淡微苦,卻也靠著真誠做自己,在演藝路上步步為營,慢慢踏實。
(相關報導:
名人學長姐》不做會後悔一輩子!學霸黃豪平為何要「轉彎」走進演藝圈?
|
更多文章
)
慢熟誠懇的亮哲,一步步建立了穩定的演藝事業和幸福的家庭,有了更多餘裕,自在地追求自我。
名人請回答!
Q:回想過去,有沒有希望自己在年輕時先學會就好的事情?
A:吉他和手鼓,因為覺得穿背心彈樂器很帥(笑)!其實這個想法是最近重新萌生的,我本來就愛唱歌,年輕時也曾學過相關技巧,那時對音樂就有些想法,但後來進入冒險王,這些想法和創意就被擱置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最近小女兒開始上學,多了不少自由時間的我才開始重新思考現在最想做的,想起以前做音樂的時候如果學好吉他,現在就能隨時開個音樂會或是和別人組樂團,用音樂的形式和他人分享,對於我來說是新鮮的嘗試也是挑戰,所以最近開始認真學吉他了!
Q:如果自己不當演藝人員會做什麼?
A:設計師/旅行作家
我自己出過二本書,一本是有關單車旅遊,另一本是寫真書,一直對文字、攝影很有興趣,加上自己愛冒險,參與《冒險王》、《台灣全記錄》的經驗,感覺我好像滿適合當旅遊作家。其實在有了小孩後某段時間幾乎忘了自己的興趣和夢想,但現在越看越寬,也更珍惜自己的自由時間,有了更多空間去拍照、寫寫文字,實現這方面的理想也滿好的。
Q:接下來想嘗試的事情?
A:明年生日想開個人音樂分享會。最近好像進入了自我人生的一個整理期,我自認現在的人生滿幸福順利,個人的防禦盔甲已經建立完成,對於以前容易受到傷害、容易玻璃心的事,現在都能看得開,開始有了更多個人想法,要積極正面的做自己。最近整理過去,發現這10幾年來我有些想告訴大家卻還沒有機會分享的事情,像是在冒險王、台灣全記錄時期累積下的照片和一些體悟,還有個人對音樂的想法...所以想開個音樂分享會,將我在外景中的照片、故事做成影片,邊唱歌邊彈吉他、和大家聊聊,當作是人生新的里程碑。
Q:最近有喜歡的電影/書/音樂可以推薦嗎?
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第一是因為支持國片,第二是譽庭姐的劇本一向是觀眾或是業界的指標,一定要去吸收。看完之後我覺得這部電影有很多人性的交替轉折,面對同性、異性議題及感情的拉扯,最感人的在於情敵間因為「愛」,將衝突最後化為成全這樣淒美的結局,在這樣的社會議題下,可以看見編劇找到一個舒服的方向去詮釋,非常值得看!
書→我最喜歡的書是《三杯茶》,寫的是雪巴人的一部傳記類的故事。作者寫出自己探訪當地感受到當地的人文、熱情和資源的匱乏,對於喜歡遊記的我,這樣深切體驗後寫出深刻感想的遊記類書籍,我很喜歡,看了很有感觸。
對職涯或未來出路有些疑問,需要過來人的建議?快來提問,讓學長姐幫助你!
請關注風傳媒特別企劃「學長姐說」,也歡迎加入FB社團進行討論!
請看 FB社團-學長姐說 !
學長姐說也歡迎讀者分享您的經驗,意者請將基本資料及文章寄至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