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暐智時評:深藍、鷹派黨魁 國民黨本土化的難題?

洪秀柱背後鮮明的「深藍」與「鷹派」形象,要如何帶領國民黨落實本土化,是未來所必須面臨的最大挑戰以及需要突破的難關。(顏麟宇攝)

國民黨主席補選歹戲拖棚,最終結果無意外,由呼聲最高的立法院前副院長洪秀柱勝出。國民黨在敗選後,「本土化」主張幾乎是最大公約數,但洪秀柱背後鮮明的「深藍」與「鷹派」形象,要如何帶領國民黨落實本土化,以及外界期待國民黨扮演「競爭非鬥爭」的忠誠在野黨角色,無疑是洪秀柱未來所必須面臨的最大挑戰以及需要突破的難關。

這場選舉被定位為「本土與非本土之爭」,或是「陸軍與空軍的對決」,以結果來看,本土派輸給非本土派、陸軍輸給空軍,但實際上,關鍵還是在黨員結構的老問題上,只要有黃復興的地方,洪秀柱幾乎戰無不克,本土派在國民黨內始終就是非主流。

國民黨黨員結構 未跟上時代轉變

因為黨員結構的問題,洪秀柱拿下黨主席本就無懸念,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黨在16年內歷經三度政黨輪替,這樣的黨員結構完全沒有跟上時代的轉變,與主流社會民意也漸行漸遠,洪秀柱必須正視這一點,帶領國民黨持續走上穩定、中道之路上前進,否則,國民黨的路將會越走越窄、越走越偏。

從得票分佈來看更明顯,黃敏惠雖然只拿下3成3的總得票率,但在被外界視為「本土指標區」的雲林、嘉義地區,本土派的黃敏惠都拿下超過6成甚至破7成的得票率,反觀洪秀柱僅拿下2、3成選票。

黃敏惠於國民黨主席補選開票後至中央黨部,發表選後感言。(顏麟宇攝)
黃敏惠雖然只拿下3成3的總得票率,但在被外界視為「本土指標區」的雲林、嘉義地區,本土派的黃敏惠都拿下超過6成甚至破7成的得票率。(顏麟宇攝)

因此,在國民黨勢必要走上本土化的現在,選出了一位被黨內視為非本土的外省第二代,這是一個很大的衝突與矛盾,對洪秀柱而言,如何擺脫外省思維的標籤,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外界預測退黨潮、疏離潮  要靠洪秀柱領袖魅力

洪秀柱當選後,外界預言本土派會有退黨潮,就算沒有退黨潮,也會有一波疏離潮,在國民黨已經百廢待舉的當下,洪秀柱必須展現出領袖魅力,把國民黨剩餘的35席立委以及各地方勢力整合起來,才能讓國民黨盡快谷底反彈,找到重新再起的契機。 (相關報導: 百年來第一位女主席!洪秀柱得票率56.16% 當選國民黨主席 更多文章

雖然洪秀柱在黨內再度打出一場漂亮的選戰,但時間完全不站在洪秀柱這邊,因為這屆黨主席僅剩一年半的時間,如果洪無法迅速拿出亮眼成績,很快地在明年底的黨主席改選,洪秀柱勢必會面臨強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