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世界裡每個人都是被害者」 《誰是被害者》盼疏離時刻社會互相理解

《誰是被害者》劇照,王識賢(左)飾演的刑警隊長,與張孝全(右)飾演的鑑識官,常在辦案時有摩擦。(Netflix提供)

「我們想要做出的感覺是,其實在這個殘酷世界裡,每個人都是被害者,都有一些不堪,而受害者用極端的方式,死亡或類似犯罪的手法,讓社會看到他存在。」眼鏡後的臉龐顯得老實,老實到甚至看不出銳氣,但曾瀚賢跟他創辦的瀚草影業,正摩拳擦掌,準備讓觀眾驚呼過癮。

曾經不被看好的台灣戲劇,經過幾年潛沉,如今屢有亮眼之作,《花甲男孩轉大人》、《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等等,除了故事動人,也屢屢藉由角色身影觸及人心;在這其中,瀚草也交出《麻醉風暴》、《紅衣小女孩》等佳作,如今攜手Netflix的全新劇集《誰是被害者》,要挑戰在人與人逐漸疏離的社會中,拉起名為「理解」的牽繫。

《誰是被害者》描述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鑑識官方毅任(張孝全飾),協助偵辦一連串神秘殺人案件,受害者不但面目全非,兇手更企圖引導警方錯認死者身分。

而在偵察過程中,還有偵三隊隊長趙承寬(王識賢飾),以及新時報王牌記者徐海茵(許瑋甯飾)互相比拼破案速度的角力,此外,方毅任也逐漸發現,他失散多年的女兒,似乎也牽扯其中…

生前沒人在乎、死後找遍線索 《被害者》從鑑識角度凝視社會

這部劇的原型,是作家「天地無限」於2015年出版的推理小說《第四名被害者》,曾瀚賢看過後深有共鳴,立刻買下版權,找來曾操刀《與惡》的湯昇榮一起擔綱監製,兩位導演則是在《紅衣小女孩》系列便曾合作的莊絢維、陳冠仲。

不過,後來瀚草將整個故事徹底大整骨。《第四名被害者》小說以記者徐海茵為主角,圍繞神秘連環殺人案件,但畢竟湯昇榮先前已有《我們與惡的距離》,這樣以媒體生態為主軸的故事,因此他們開始思考,要怎麼找到另一個角度?最後在鑑識上找到突破點。

「大部分人,生前大家都不在乎他是誰,但死後,我們卻要用各種方法查出他是誰、從他身上找到線索。」曾瀚賢表示,編劇團隊田調時,在鑑識相關資料上讀到這句話,強烈的矛盾性讓他們深受啟發,因而決定以鑑識人員作為主軸,更定焦出被害者背後的無奈故事。

200407-Netflix台劇《誰是被害者》主創團隊7日接受《風傳媒》專訪,圖為製作人曾瀚賢。(盧逸峰攝)
Netflix台劇《誰是被害者》製作人曾瀚賢表示,田調之後,才決定故事以鑑識人員作為主軸。(盧逸峰攝)

「《被害者》的確有種凝視,凝視這個社會現狀。它是被整理過的,因為這些事在世界上一定正在發生,但我們要用什麼度去理解他?」莊絢維說,凝視是很難做到的,「既旁觀,又要提出論述,還要能理解他們。」

莊絢維認為,要達到這個目標,得透過細節的刻畫,讓受害者的處境可以被理解,甚至帶入,也可以理解每個人物為什麼這樣做,「這個社會可能就這麼多不理解,像方毅任也是,他的課題就是理解。」

亞斯伯格有一萬種可能 張孝全與劇組、專家「碰撞」演活方毅任

但要讓複雜的議題被接納,如何呈現便是關鍵,演員,正是虛構戲劇與現實觀眾之間的橋樑。莊絢維便指出,通常觀眾看完劇,都不會記得劇情,但會記得角色的氣味或氛圍,他們想做的就是,希望觀眾看完後永遠,記得方毅任、徐海茵、趙承寬。

因此,負責尋找破案線索,同時貫徹「理解」主旨的方毅任,便格外重要,擔綱演岀的張孝全也肩負重任。 (相關報導: 舊日重現》阮玲玉經典名片一度成絕響 重見天日關鍵竟是國民黨元老 更多文章

《誰是被害者》日前舉辦小型試片後,張孝全的演岀被視為有突破之姿,尤其揣摩亞斯伯格症的神情備受肯定,不管是眉頭不自覺地抽緊、總有意無意地與人保持距離,或拍攝現場即興發揮的爆怒情緒,都被讚賞刻畫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