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換了5位首相,英國政治怎麼了?專家分析3個關鍵因素

英國首相走馬燈(BBC)

不到二個月時間,英國有了第三位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他也是六年來第五位首相。這是過去近一個世紀以來唐寧街10號主人變更最頻繁的一段時間。

自2007年夏天以來,首相官邸迎來送往,先後有布朗( Gordon Brown)、卡麥隆(David Cameron)、梅伊(Theresa May)、強森(Boris Johnson)、特拉斯(Liz Truss)和蘇納克。作為對比,在之前的 28 年裏英國只有過三位首相——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梅傑(John Major) 和布萊爾(Tony Blair)。

唐寧街10號的旋轉門轉得如此之快,原因是什麼?這種趨勢會成為英國政治的新常態嗎?

一個專家小組與 BBC 分享他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為什麼首相職位似乎越來越難持久?

英國智庫政府研究所的拉特(Jill Rutter)認為,2016年的英國脫歐公投是過去六年來英國政治的頭號破壞穩定因素。

「我們可以將幾乎所有的不穩定歸咎於英國脫歐公投的後果及其對保守黨的衝擊,」她說。

「卡麥隆是要長期任職的首相。如果沒有公投,他本可以在首相位置上一直待到2018年,並且會向喬治·奧斯本或強森交棒。」

「他因舉行公投而翻車。這是一個戰術錯誤 ——不全力以赴地去爭取勝利,還相信自己必勝,」她補充道。

卡麥隆任職六年後辭職,為梅伊鋪平了道路。她在任三年零11天,而她的繼任者強森任職三年零44天。

「梅伊顯然遇到雙重困境 —— 2017年災難性選舉,以及她和保守黨無法就英國脫歐的含義達成一致,」拉特女士補充道。

她說,保守黨「認為強森可以打破英國脫歐的僵局,但他的方法之一就是不太關注規範和規則」。

「正因為他沒能做到這一點,所以令人失望,這意味著他的部長們再也無法忍受。他們絶望之下去找新人了。」

據拉特女士說,特拉斯能在不到七周的時間內當上首相,任期卻那麼短,這是脫歐公投的直接遺產。

倫敦國王學院政府學教授波格達諾(Vernon Bogdanor)對此表示贊同。「公投破壞了英國政治的穩定,」他說,「困難在於找到與歐洲的正確關係。」

英國新首相蘇納克在唐寧街10號門口揮手
蘇納克當選國會議員後不到 10 年就成為英國首相

但這真的是因為英國脫歐嗎?

瑪麗皇后大學政治學教授貝爾(Tim Bale)認為,這種趨勢可能會更深入。

他指出,他所稱的英國議會制度的「總統化」,或者對政黨領導人的更多關注,是首相任期沒有那麼長的原因之一。

「選民和政客們更多地關注黨的領導人,而不是整個政黨 ——- 這意味著領導人經常對任何出錯的事情承擔個人責任,」他說。

「現在,一個政黨領導人幾乎不可能在選舉失敗後領導他或她的政黨,」他解釋說,並補充說,2017年前工黨領袖柯賓(Jeremy Corbyn)是個顯著例外。

蘇納克現年 42 歲,是 200 多年來最年輕的首相。自2015年首次當選國會議員以來,七年中他在保守黨內聲名鵲起。

「議員進了議會,很快就能為自己贏得聲望,」貝爾教授說。 (相關報導: 英國迎來史上首位有色人種首相!42歲印度裔蘇納克挑重擔,迎戰嚴峻經濟危機 更多文章

「這破壞了議會政治的穩定。它曾經等級相當分明,但現在國會議員通常不會耐心逐級向上爬。如果他們認為事情不如意,會在推特和滾動新聞頻道上宣稱,『有些事情需要改變 - 包括領導人』。」

2022年10月,英國前首相們和英國查爾斯三世國王
部分前首相參加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登基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