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ARAMCO)首次公開發股,在利雅得證交所上市當天股價飆升10%漲停,破世界紀錄。
ARAMCO屬於沙烏地阿拉伯國有資產,原油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盈利最豐的公司。
通過部分上市對ARAMCO進行部分私有化改制,是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經濟改革大略的一部分,上市融得資金將用來發展非能源產業。
12月11日ARAMCO首次發股日股價飆升10%後觸漲停板,市值1.88兆美元,成為世界最大的上市公司。
穆罕默德王儲原來設想的是2兆美元IPO,實際IPO估值是1.7兆美元。
IPO前一周ARAMCO已售股融資256億美元(195億英鎊)。
曲折艱難的上市之路
全球最掙錢的公司、最大的石油公司即將掛牌上市,首次公開募股規模有可能破世界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ARAMCO)是沙烏地阿拉伯最大的石油公司,國有企業,12月11日在沙烏地阿拉伯證券交易所首次掛牌交易。
這個世界石油行業「巨無霸」上市融資的消息一出,全球矚目。它的改制上市路上諸多曲折挫敗,不乏爭議,最後落實的方案跟最初的設想規劃相去甚遠。
公司估值和IPO地點選擇是導致上市計劃一拖再拖的部分原因。
將最大的國有企業上市,這是4年前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作為改革計劃的核心內容提出,今年11月3日宣布啟動的。
根據最新的招股書,這宗「世紀IPO」比最初的設想降低了檔次,縮小了規模。它不再面向國際,原定的全球募股路演取消,而是專注於吸引本國股民和部分海灣國家投資者。
根據最新IPO計劃書,公司估值1.6兆到1.7兆美元,首次公開募股1.5%,預期融資256億美元(約新台幣7727億元)。
這個規模明顯不及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原來預期的2兆美元估值、1千億美元IPO融資目標,但還是超過了阿里巴巴2014年在紐約創下的250億美元世界最大IPO紀錄。
2019年11月3日,世界最盈利的公司,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在沙烏地阿拉伯證券交易所宣布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圖為ARAMCO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納瑟爾(左)和拉米安在記者會上公司前世今生
ARAMCO最初是1933年,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雪佛龍石油公司的前身,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公司(SOC)簽署合作勘探和開採石油協議,為此成立ARAMCO。
1973 - 1980年間,沙烏地阿拉伯ARAMCO買下美方股權,公司為沙烏地阿拉伯王室全資擁有。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儲量世界第二,僅次於委內瑞拉;產量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但沙烏地阿拉伯ARAMCO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全國油田都屬於它;跟世界其他許多地方相比,沙烏地阿拉伯的油田更容易開採,成本更低。
據估算,沙烏地阿拉伯的原油開採成本可低於每桶10美元,而英國北海布倫特原油開採成本是60美元。

為什麼上市
沙烏地阿拉伯ARAMCO是沙烏地阿拉伯最大的國有石油公司。按照最新估值,這一家公司的市值與西班牙的GDP相差無幾。目前全球流通的「石油美元」總量也只有2兆美元。
沙烏地阿拉伯ARAMCO上市融資是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力推的經濟改革戰略的核心內容之一。
根據薩勒曼的《展望2030》(Vision 2030)發展藍圖,沙烏地阿拉伯ARAMCO在股市融得的資金將用於新能源和非能源產業開發,包括利用得天獨厚的沙漠資源開發太陽能。
改革的最終目的是推動沙烏地阿拉伯的國民經濟多元化,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今年9月宣布對海外遊客開放旅遊簽證也是這個改革藍圖中的一部分。
有什麼問題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位於沙國的石油設施(AP)
上市計劃4年前開始醞釀,幾番推遲,爭議點包括企業管理透明度欠缺、沙烏地阿拉伯王室的人權紀錄不佳、地緣政治緊張和恐怖主義襲擊風險等。
彭博社給出的數字是1.2兆美元,跟沙烏地阿拉伯王儲心目中的2兆美元估值相差很大。現在的1.6兆到1.7兆,據悉是多方妥協的結果,仍有人認為估價過高。
原計劃ARAMCO股票的5%在國內外兩個股市上市,國內股市先上2%,另外3%在一個海外證券市場交易。但海外上市那部分至少目前已被束之高閣。
《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沙烏地阿拉伯取消了在美國、亞洲和歐洲的IPO路演計劃,而把精力集中在國內和阿聯酋、科威特、巴林和阿曼等海外國家。
坊間傳聞由於原來對公司市值的估計過高,使得國際投資者興趣寡淡。
沙烏地阿拉伯當局向本國銀行示意,向投資者發放貸款,讓他們購買ARAMCO首發股;一些富豪家族據悉也被敦促積極認購。
根據最新版招股書,ARAMCO首批上市1.5%股票,其中三分之一將面向國內普通民眾,不限男女,任何人都有資格認購,包括離婚女性;其餘三分之二面向機構投資者。
ARAMCOIPO價格區間設為每股8 - 8.5美元,公開詢價持續到12月4日。花旗、匯豐和瑞士信貸等國際機構受委托對市場認購意向加以評估,12月5日公布IPO股價,一周之後在利雅得沙烏地阿拉伯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BBC記者凱蒂·普萊斯科特說,在戶外廣告、電視廣告和社交媒體宣傳攻勢的推動下,沙烏地阿拉伯國內的股份認購熱情高漲,但國際投資者的缺席則令沙烏地阿拉伯王室失望。
投資誘惑和風險
沙烏地阿拉伯ARAMCO曾經非常神秘。它是沙烏地阿拉伯最大的石油公司,也是世界最盈利的公司,但世人對它知之甚少。
自從上市融資的計劃提上日程,它面貌大變。公司開始定期發財報,舉辦問答會解答關於公司的問題。
近期發生無人飛機襲擊油田事件後,ARAMCO還破天荒邀請記者前去油田實地採訪。
它還是世界上盈利最豐厚的企業。2019年上半年,沙烏地阿拉伯ARAMCO淨利潤469億美元,而且全部用作分紅;去年淨利潤1110億美元,分紅750億美元。
作為對比,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同期淨利潤216億美元,最大上市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淨利潤55億美元。
另一方面,它也有不少令市場卻步的風險:中東地區局勢不穩,石油屬於傳統「髒」能源行業而與環保和減緩氣候變化努力相左,以及公司由專制王權掌控。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Aramco)2019年9月14日遭攻擊受創的石油設施(AP)
「石油美元」
ARAMCO曾經是跟美國的合資企業,且因為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的「石油美元」歷史淵源,普遍預期它的海外IPO將選擇美國股市。
結果出人意料。在海外上市地點懸而不決的那段時間,市場議論紛紛。
部分觀察人士認為,排出在美國上市,不但是華爾街的挫敗,甚至可能預示著主宰了全球40多年的「石油美元」體系或將加速解體。
1974年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簽署協議,確立了石油美元在國際金融和經濟領域的無上地位。協議規定美國向沙烏地阿拉伯提供軍火,保護沙烏地阿拉伯不受以色列侵犯,而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出口只用美元作為唯一的計價和結算貨幣,並用出口石油換得的美元購買美國國債,認購時享有排他性優先權。
自那以來,石油美元也經常被用來指美國主導的石油美元機制,以及「美元-石油-美國國債/美元計價金融資產」的三角循環。
這個三角循環機制近年來受到了「石油盧布」和「石油人民幣」等力量的衝擊。近年來美國大舉開發頁岩油氣田,以及可再生能源行業的興起,也在改變國際原油市場的供需關係,以及美國與傳統的石油供應方ARAMCO的關係。
沙烏地阿拉伯主導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正在向俄羅斯石油企業靠攏,而中國的原油期貨市場活躍,也成為石油美元在全球交易中的份額縮小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