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政府力推綠能轉型 光電計畫產、官與民間三方結合創造綠能商機

今年全台用電來到歷史高峰,仍可維持備轉容量維持10.58%,其中的重要功臣為太陽光電。(圖/屏東縣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

台灣夏季屢破歷年氣溫新高,經濟部宣布今(109)年7月14日全台用電來到歷史高峰,高達3,780萬千瓦 (KW),但仍可維持備轉容量維持10.58%,其中的重要功臣為太陽光電的貢獻。

屏東縣等效日照4.5小時,在最炎熱的用電高峰,亦是太陽發電最大的時刻,完全支援台灣的用電模式。因此太陽光電已為屏東縣推動綠能轉型的重要項目,至109年10月底已累計約521.3百萬瓦 (MW) 設置容量。未來將以畜禽舍結合光電、農業設施結合附屬綠能以及漁電共生,亦會積極探求各項綠能之多元面向發展可能性。目前已開始進行「嚴重地層下陷專區」光電計畫及「高樹光電專區」計畫,活絡閒置土地,打造綠能辦公室。

「嚴重地層下陷專區」光電計畫、「高樹光電專區」計畫 以專業審查保障農民與地主權益

屏東縣「嚴重地層下陷專區」光電計畫,由產、官與民間三方共同參與,以縣府角色搭起平台,對於民眾,透過與業者簽訂行政契約把關農民權益與業者義務;對於業者,光電投資挹注,間接活絡當地發展。不但解決當地產業困境及回應民眾需求,同時避免光電市場出現所謂的土地掮客及饋線蟑螂等投機、不利於公平交易的現象。

屏東縣「嚴重地層下陷專區」光電計畫,由產、官與民間三方共同參與,號召更多民眾一同加入縣府綠能推動的行列。(圖/屏東縣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
屏東縣「嚴重地層下陷專區」光電計畫,由產、官與民間三方共同參與,號召更多民眾一同加入縣府綠能推動的行列。(圖/屏東縣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

透過與專案輔導業者簽訂行政契約,確保業者義務,其中亦規範業者在動工前需成立履約管理信託專戶,層層把關保障農民與地主權益,如此可降低農民與地主疑慮,協助業者號召更多民眾一同參與計畫。本專案更首創整合府內各審查單位,建立聯合審查機制,幾乎是全縣府總動員的來加速案件申設流程。

此外,該區域配電饋線容量不足,在饋線資源有限的條件下,由縣府協助業者台電和台電協調、溝通,以專案集結升壓方式設置太陽光電,一方面解決配電饋線容量不足的問題,一方面將太陽光電設置集中在線路鄰近土地,避免土地破碎化。

為確保計畫實施品質,屏東縣府籌組專家委員會層層審查,以確保專案輔導業者具有一定財力及商譽,並於計畫期間例行性檢視業者開發能力。經過專家委員會審查合格業者共計10家,後續歷經縣府依行政契約所規定進度檢視業者開發能力,目前專案輔導業者為5家。

高樹鄉過去因土質不利農作而遭長期閒置,進而造成不肖業者非法盜採砂石、傾倒廢棄物的情形,為消弭該區的不法行為,同時活化閒置土地,因此縣府規劃盼以國有地帶動周邊土地轉型,以中央、地方及民間三方合作開發模式,打造「全國第一座砂石坑回填光電示範區」。本示範區已於107年4月完成第一期,正式於台電掛表躉售,設置容量達1.9MW,後續將分數階段施作,總規劃設置容量為47MW。

全國第一例私有地專區開發  土地整合為縣府首要任務

有別於其他縣市單一土地權屬案場建置,「嚴重地層下陷專區」光電計畫區域多為私人土地,在業者與地主關係建立上實屬不易,若以建置300MW以上太陽光電案場為例,籌備過程中就需與至少800位以上的地主溝通,相對其他業者開發單一土地權屬案場更為艱辛且漫長。 (相關報導: 老牌醬油廠萬家香家族攻綠電再下一城 恆利能源攜手遠雄人壽、日商歐洛斯電力設立太陽能電廠 更多文章

對於新興光電產業如何融入在地,取得地方支持與信任,是縣府、專案輔導業者及在地地主需共同努力的方向,目前除了透過行政契約,約束專案輔導業者,確保地主權益外,也下鄉舉辦說明會,宣達民眾應注意事項,降低地主疑慮;後期期許透過專案輔導業者建置成效能帶來周邊效益,號召更多民眾一同加入縣府綠能推動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