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得越久,彈得越高!興櫃股王瑞鼎練功18年 前三季賺贏龍頭老大聯詠

興櫃股王瑞鼎董事長黃裕國。(圖/記者周康玉攝)

顯示器驅動IC瑞鼎(3592)即將於明(2022)年一月掛牌,日前舉辦第一場法人說明會,現場人山人海,還沒上市卻引起法人熱烈關注,原因就是瑞鼎繳出亮眼成績單,前三季每股盈餘來到46.95元,創下公司歷史新高,不僅登上興櫃獲利王,還略勝面板驅動IC龍頭聯詠(3034)前三季每股盈餘45.9元。

20211220-SMG0034-E01-周康玉_02_興櫃獲利三王
20211220-SMG0034-E01-周康玉_02_興櫃獲利三王

業績爭氣,資本市場自然買單。瑞鼎去年第4季每股獲利倍增來到6.92元,今年上半年更直接衝到27.91元,因業績三級跳,股價水漲船高,躍升興櫃股王,從10月波段最低點336.6元以來,短短兩個月大漲70%,直接追過聯詠。(延伸閱讀:「友達可以長期投資!」面板股絕地反攻,彭双浪:明年再募1000名以上員工)

20211220-SMG0034-E01-周康玉_01_瑞鼎科技小檔案
20211220-SMG0034-E01-周康玉_01_瑞鼎科技小檔案

「18年寒窗無人問」 堅持終於挺過面板寒冬 

瑞鼎成立於2003年,此前曾多年堅持經營、挺過景氣寒冬,如今才有機會成為當紅炸子雞。原來2003年時,友達著眼於台灣面板驅動晶片都是從日本進口,為了掌握技術,進一步經營在地供應鏈與穩定供應零組件,因而成立了瑞鼎。2010年,正值金融海嘯後,各大面板廠積極復甦之際,對瑞鼎是十分重要的一年,瑞鼎為因應母公司需要,正式投入研發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雖然中途放棄,但因為技術能力順利保留下來,日後瑞鼎才有機會走向非蘋果及韓系市場的IC霸主。

不過身為瑞鼎掌門人,公司董事長黃裕國卻自稱是一介「IC設計門外漢」。黃裕國說的實在,雖然瑞鼎一開始就有了母公司這個穩定銷貨的「出海口」,但弱點也很明顯:友達占自身營收比重一直較高。從外人看來,母公司固然帶來豐沛資源,但兩者關聯甚深,也成為瑞鼎拓展業務的絆腳石。尤其是黃裕國從佳世達總經理轉任瑞鼎董事長時,正好遇到面板產業景氣下滑,友達營收占比高達六成,因而成為團隊的巨大挑戰。

「像我第一次去面板廠拜訪客戶,約定時間到了,對方不僅遲到40分鐘,一出現第一句話還說:『我很忙,你到底有什麼事?』,很不客氣!」黃裕國想起當年跑業務時吃盡閉門羹,依然點滴在心頭。

為突破困境,甫上任的黃裕國做了三項決策、大刀闊斧找出路:第一,他決定公司雖不再研發AMOLED,但原有團隊全體留任。第二,積極布局中國市場。第三,積極發展車用和工業用控制驅動IC,打造既有產品線以外的「第三隻腳」。2016年併購達宙,因此又多了時序控制IC和電源管理IC團隊,形成完整面板驅動IC最後一塊拼圖。瑞鼎團隊也深知自家的品牌有待開發,只要客戶傳出開發新產品,研發部門一定主動送交驗證,希望創造合作機會。團隊持續加強技術能力,加上黃裕國「這次驗不到,等下次」的耐心,逐漸在圈內打開知名度。 (相關報導: 上市櫃創業故事》黑手變科技咖!替台積電維修20年真空幫浦 投上億自製設備打入力積電、華虹等半導體大廠 更多文章

「我本來就是IC設計門外漢,但我在集團裡面跟世界一級的公司合作,包括韓國電視同業、手機業界最領先的人等,我知道大企業的人想法是什麼、要的是什麼。」

投入AMOLED 稱霸非蘋市場

在景氣寒冬中,黃裕國拍板要留下燒錢又還沒有獲利機會的團隊,實在是個艱難的決定,但他的決定其來有自。「即使我們放棄,但當時中國的面板廠和輝、維信諾都還在做,中國發展遲早會超越韓國!」黃裕國解釋,當年他在顯示器業界累積豐厚人脈,充分掌握同業與上下游動態,自然不難推敲寒冬過後,驅動IC市場將浮現哪些趨勢。早年在顯示器的深耕經驗,成了黃裕國帶領瑞鼎站穩市場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