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週報
各位讀者午安,
- 走走系列講座第一彈上線囉!
- 手刀報名【游擊文化|做書游擊戰:開拓女性/少數的言說空間】
致力於出版少數者議題的「游擊文化」,將在講座分享他們耕耘女性、性別與其他社會議題的出版經驗,歡迎分享資訊給更多朋友!

【台灣】島亦無限
- 彩虹飄漂掛金門 Queermoy - 偏鄉同志需要被看見,離島認同實踐更多元
下個星期六就是 2022台灣同志遊行,盛大活動今年來到第20個年頭,透過一年一度的盛大集會,台灣的LGBTQIA..等各種奔放的人們,透過集結、現身、同歡,不用再活成一座座孤島。走走特別想分享「金馬彩虹前線」這支隊伍,不僅讓更多人看見金門與馬祖的同志朋友,也以「Pride Archipelago」(驕傲群島)的全新概念,呈現獨特的金馬故事。

【中國】二十大的觀看方式
- The Real Story - 習近平的加冕大戲:中共「二十大」,台灣人要看什麼?
中共「二十大」會議正在進行,儘管外界關注有加,但超長的會議加上大量獨特脈絡產生的語彙,往往令人抓不到真正重點。報導者製播的這期節目試圖提供二十大「觀看的方法」,也補充許多權力動態的背景脈絡。
- 延伸閱讀 - 五組數字看懂「中共二十大」

【香港】有國家可以愛是什麼感覺
- 鏡週刊 - 再見台灣 離台港人坦白講
今天分享的香港故事在台灣引發些許爭議,但若把台灣置換成任何一個地區,報導主軸其實十分清晰,這是一場歷經破碎、緊抓希望但再次破滅的故事,主角們擁有熱血與能力,卻無法切實被新社會所容,對雙方而言都是可惜。近年香港朋友移民來台,是因為還想為民主自由拼搏一把,在這一點上,台港命運確實緊緊相依。台灣若能正視港人難以定居的種種原因,哪怕改善一些些,再多留住一位潛在的夥伴、朋友、家人,都是值得慶喜的事。

【Herstory】最佳「視帝」?
台灣電視金鐘獎於21、22日頒獎,會前討論最熱門的大概就是演員陳亞蘭,她以《嘉慶君遊台灣》入圍,創下台灣電視史上首位以「歌仔戲演員」及「生理女性」入圍「最佳男主角」的紀錄,這篇專訪也透露她對歌仔戲的熱血,入行數十年仍旺盛勃發。有趣的是,在歌仔戲戲曲傳統的視角來看,入圍男主角反而不算是性別方面的「創舉」!快點入文章了解是怎麼回事吧。 (相關報導: 一週好文:致敬勇敢的人 | 更多文章 )
【我的身體,我的關係】金髮夢露
- 端傳媒 - 弦子: 《金髮夢露》——影像虛假,痛苦真實
Netflix《金髮夢露》半傳記電影播映後,其所呈現夢露(本名諾瑪・簡)一生的愛與挫折,但也引起不少女性主義者的反彈,認為影片放大痛苦,無視她的聰慧與堅強,後者正是夢露逝世後許多人意圖為她「平反」的新形象。但此篇文章以詳盡篇幅,梳理這樣的反彈背後可能暗藏的「成功學」傾向,也提出身為影迷的自省——無論她是性感、脆弱或堅強,觀眾究竟有沒有可能看見、並愛著完全的諾瑪簡?